23万,市长年收入46万,省长年收入236万。
但这里面已经包含了养廉银,所以目前再提“高.薪.养.廉”似乎不太合适了。
武官、年俸、蔬菜烛炭银灯红纸张银、养廉银(内地)、收入(元/年)
一品、609两、180两、200两(提督)、2000两、52.3万
二品、599两、140两、160两(总兵)、1500两、42.0万
三品、243两、48两、38两(参将)、500两、14.5万
四品、141两、18两、24两(都司)、260两、7.8万
五品、90两、12两、12两(守备)、200两5.5万
六品、49两(千总)、120两、3.0万
七品、36两(把总)、90两、2.2万
八品、40两、7千
九品、33.114两、5千8百
奕詝看到这里,发现与文官相比,武官的收入要逊色得多了,相当于现在团长年收入2万,师长7.8万,军长42万,集团军司令52万。
接着奕詝看到了“蛀虫系列”。
皇族宗亲清朝皇室成员的爵位大致分10级,从高到低依次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
另外一种排列依次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
这些爵位每传一代降一级,比如某亲王,传到儿子应赐爵某郡王,到孙子为某贝勒,依次降低,但最多降4级,也就是说亲王的子孙降爵位到镇国公后,就不再降低,一直为镇国公;
而郡王子孙最低到辅国公;依此类推。
但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朝廷特批,例如钦赐“世袭罔替”,也就是所谓的“铁帽子王”,他的子孙将永远保持亲王的爵位。
宗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