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纵,语多吉祥,凶灾不敢入告。及洪杨难作,互相隐讳,莫敢上闻。至于屡陷名城,始为奏达,皆曹振镛隐蔽之罪酿成之。阙风濡染,以至晚清之将亡,在政府者尚循斯辙。
这样,虽然大臣们的奏折“无敢稍纵”,不敢多写、滥些,写也就是写些无关紧要的好事、吉祥事,而重大的灾难、变故臣工们却不敢写,这样导致后来太平天国起义爆发都没人敢上奏,在晚清养成了隐蔽不使上闻的风气,这也间接导致了清王朝的垮台。
于是,奕詝立即在心里下定决心,如果自己当上皇帝后,一定不能这样累,一定要成立一个类似于参谋处的机构,帮自己处理这些国事。
早上的奏折已经批完了,道光立即扔掉朱笔,伸出手,让奕詝把他扶起来。
奕詝把道光从炕上扶下来,就跟在道光后面,慢慢渡步到窗子边,然后打开朱窗,阵阵冷风刮进来。
道光花白的头发也在寒风中嘚瑟不已,奕詝也明白了这位大清帝王的心态。
可是,明白归明白,生老病死,谁都逃不过啊,哪怕你是帝王也不行。
接着,道光伸出枯瘦的手指,指着窗外的燕赵大地,缓缓地说道,“数九寒冬,天朗气清,大清内外,江山如此多娇,可是,群夷环饲,蠢蠢欲动,从辽北的庙街,到西南的乌斯藏,朕都明白,说实话,朕现在是一天皇帝都不想当了,可是,我不当谁又能当呢?现在传位给你老四,可是,老四,你准备好了吗?”
奕詝听到道光说这话,赶紧跪在地上,大声呼道,“儿臣不敢,皇阿玛,你现在福寿安康,圣明烛照,大清国需要您啊,您可千万不要再吓唬儿臣了,儿臣不禁吓啊!”
说完,就对道光连磕三个头。
而道光这次也没有让奕詝平身,而是自顾自的说道,“大清的江山万里,可是,罗刹人亡我大清之心不会死的,从世祖爷的雅克萨,尼布楚之战以后,可恶的老毛子总是得寸进尺,现在,在新疆,库伦,还有庙街,都有老毛子活动,杀我大清子民,掠我大清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