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帝冬季常穿珍贵毛皮罩衣,道光以为“出风”部分纯系装点好看,毫无实用。于是想改制,谁知官员上奏“改制罩衣,需要白银一千两。”,立即改变主意,下令:“改制花费既多,著暂免,此后新制,概勿出风。”。
随后又将此事上谕给当值的军机大臣,致使京城大小官员,从此冬季穿着毛皮罩衣,十几年间不敢有“出风”的人。
为了节俭,道光长年多穿旧裤,日久膝盖处先行磨破,就令内务府差人给他补上一块圆形补丁。于是大臣们也尽力“节俭”,不管是真破了还是假的破了裤子,纷纷在膝盖处打起补丁来,一时间,套裤打补丁之风盛行。
从用上,取消为皇帝准备御用砚台40方的惯例。御用毛笔历来都是特制紫毫笔,道光觉得紫毫笔珍贵难得,即命令此后不再征用,御用笔改换为普通臣民常用的纯羊毛或羊毛与一般的兔毛相间合制而成的毛笔,如此俭朴,在历代封建帝王中,简直是笔中紫毫,“千万毛中选一毫”了。
道光身体力行,如此节俭,却事与愿违。表面上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统治阶级上层的一部分人,多少遏制了奢侈之风的恶性发展,但经康乾盛世之后的奢糜之风业已形成,要再想吃惯了满汉全席的文武百官再回去挖野菜,谁也不愿意,为了给道光一点面子,只好装模作样,“俭外奢中”。传统的节俭观丝毫无助于“起弊振衰”,大清王朝不可避免地在**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那奕詝该怎样请圣旨呢?他又和道光达成了东北和西北怎样的布局。请关注下一章。
书生希望大家对此书能多多收藏,希望有余钱的看官可以对书生尽一点绵薄之力,捧场打赏一下。书生将会在这个冬日里,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最后啰嗦一下,今天立冬,大家注意防寒保暖,多穿点衣服,健康一个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