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京师的取暖分为两类。达官贵人,富商豪门用木炭。皇宫里用的是最高级的檀香炭。一般的人家就是煤块(石炭),或者是骡马牛等动物的粪便,睡觉就是火炕。
奕詝想到前世九十年代大街小巷的一种叫做蜂窝煤的燃料。基本成分就是煤粉和黄泥。按照7:3,或者8:2,最差的就是6:4比例进行,当然,在加点生石灰和水,通过模具压制即可成形。
奕詝立即召集两营兵丁,征调京师所有的铁匠,*模具,还有铁皮烟筒,燃煤的炉子。
铁匠和兵丁的热情高涨,因为铁匠在在这个季节,生意冷淡,门可罗雀。而兵丁呢?因为奕詝答应,这一月这样劳动可以可以在月尾多领5两饷银啊。当时正常的饷银只有3两。
而且年关将近,多领点银子也能过个好年。而铁匠则是一天一钱碎银。那一月也是三两银子,顶春季一季的收入。
花岗岩的石磨,载着满满煤炭的马车,三班倒的打制。昼夜不息的磨粉。简直就是“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炉子、烟囱生产出来了,煤球(蜂窝煤)也大批量的生产了。可是在京师的铁货店里无人问津啊。
最后,奕詝通过在乾清宫,正大光明殿布置了这套设备。还有那国子监,南书房,上书房都布置了。
当大臣们上朝之时,发现朝堂上暖烘烘的一片,不见丝毫烟气。一片惊异。问怎么回事?
一旁的大太监察尔汗说道,“这是四阿哥奕詝给万岁爷装的,而这些东西在正阳门外的鲜鱼口就有卖的,而且四阿哥还会派人上门给你安置呢!”
这些朝中的大臣都是人精啊,一听到这是四阿哥奕詝的,都想给其买个人情。虽然安装等费用不低,可是,这些人那个没有贪墨啊。
皇宫的广告做的很成功,一下朝后,众多大臣就拥挤在正阳门的鲜鱼口,进行了大量的采购,有些官员由于老婆太多,一次采购就是十几套。而一套奕詝的定价是30两银子,其利润是多么地客观。而一节三尺长的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