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黄家在这次汉军夺取宛城中立功,而因为黄承彦诸葛亮的岳父,对刘璟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内堂上谈笑甚欢,起当年之事,刘璟和黄承彦都忍不住大笑。
“当年殿下装扮成孔明来哄我,愿意娶小女,我还真相信了,事后蒯公向我起此事,我才知道真相,只那时木已成舟,后悔也晚了,孔明便成了我的女婿,前几天女儿月英写信来,还提到了王妃。”
黄月英当年曾和陶湛私交好,但因为各自丈夫立场不同,最后各奔东西,刘璟也点点头问道:“王妃也常常提到月英,不知她近况如何?”
黄承彦苦笑一声:“她只生一女,便再无所出,前两年过继孔明兄长之诸葛乔为,去年孔明纳妾,生下一,取名瞻,虽不己出,但她还很高兴,信中看得出。”
到这,黄承彦叹息道:“小女出嫁孔明,现在想起来,就仿佛昨天才生的事,一切都还历历在目,可时间却已过去了十五年。”
“确实如此,我也现若仅仅回忆一个人,就会感觉时光飞逝,但又想起这十几年生的事情,感觉却又不同了,生了多事情,时间过得很慢,可见,对人和对事的感觉就不一样。”
“当年我才五十余岁,可现在我已近七旬了,不知蒯公如何?”
刘璟知道黄承彦指的蒯越,蒯良在五年前便因病去世了,蒯越还在,刘璟微微笑道:“蒯公已七十岁,现隐居祖地求道,不问世事,不过蒯家并没有没落,蒯祺出任光禄卿,蒯晔出任上庸守,我记得还有几个蒯家弟为县令、县丞之类,倒黄家,不能只有黄老将军一人啊!”
刘璟得很含蓄,暗示黄承彦要看清形势,黄承彦如何不明白,他虽清高之人,但他要为家族考虑,刘璟肯这样,就在给自己机会,他黄承彦若还不识势,那就迂腐了。
黄承彦叹息一声道:“我听次,殿下治理关中仅仅两年,关中便河渠修复、土地重垦,渐渐恢复了生机,这就大汉复兴的先兆,能在有生之年重见大汉复兴,虽死无憾也!”
刘璟微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