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还没有明确曹丕的世之位,但这似乎只是时间问题了。
曹丕也明白自己胜利在望,为了巩固自己地位,他更加小心,很多事情他都不再参与,比如鼓动父亲进封魏王之位,从前他是幕后的积倡导者,现在他不再提及此事,他其实也知道父亲不愿再进一步。
再比如,他为了显示姿态,从前曹植的一些支持者,比如王朗、王桀、韩嵩等人,他都大力向父亲推荐,以表现他的大,连父亲一向不喜欢的华歆,他也举荐为许昌留守,不再留在自己身边。
不管他是否真有诚意,但他的这些举动还是赢得了曹操的赞许,又将对外事务给交给了他,使曹丕更加志得意满。
曹丕走进大堂,见父亲正坐在桌前低头打盹,他不敢惊扰,垂手站在一旁,过了好一会儿,曹操才惊醒,抬头看见了儿,不由歉然笑道:“让吾儿久等了。”
“孩儿刚到,打扰父亲休息了。”
曹操点点头,问道:“昨天你去杨家,杨彪怎么样?”
“他气色还好,只是精神有些萎靡不振,不愿理睬孩儿,孩儿安抚了他,保证不会损害他家族的利益,他才向父亲表示感谢,但对孩儿的态始终很冷淡。”
曹丕的回答让曹操很满意,杨彪的态和回答都在他的意料之中,他之所以让曹丕去安抚杨彪,实际上他是在试探曹丕,看他是否在这种小事上对自己诚实,曹丕没有夸张,承认杨彪态对他冷淡,这就是曹丕的进步之处,待人以诚。
曹操便不再提杨彪,话题一转道:“为父今天把你找来,是想和你谈一谈刘璟北伐关内诸胡之事,我得到原的消息,匈奴单于呼厨泉派特使前来邺都,希望能得到我们的支持,共同对付汉军北扩,你是怎么看此事?”
“不可!”
曹丕脸色一变,急道:“刘璟虽是我们劲敌,但他北伐胡虏占据了民族大义,我们若趁机和匈奴勾结,这只会令天下人对我们不齿,使我们在道义上彻底失败,父亲,我们在此事上应该态明确,公开表示支持刘璟北伐,切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