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天下大事,这些日常政务琐事让我们来替州牧分担便可。”
刘璟一回头,却是董和,便笑着点了点头,“原来是董尚书!”
董和连忙上前行一礼,“参见州牧!”
董和是原来巴蜀东州士的领袖,他出任五尚书之一,便是代表了东州士的利益,费观则是代表巴蜀本土系的利益,徐庶是代表原来的江夏系,司马懿是代表北方系,而蒋琬则代表荆州系,五名尚书都有各自的势力背景,作为最高权力者,虽然刘璟本身并不喜欢这种派系分明的格局,但他也必须适应现实,平衡各方的利益诉求,否则内部就会出现利益纷争,从而影响他的天下大计。
刘璟问董和道:“大家都到了吗?”
董和点点头,“今天要商议和江东的结盟,大家一早都到了,昨天下午吕范送来一封信,表示愿意放弃蕲春郡,尽快结盟,所以大家要商议具体方案。”
这时,从事费祎快步走上前,向刘璟行一礼,又对司马懿和董和道:“时辰要到了,两位尚书请吧!”
“在催促了,我们走吧!今天我要旁听一下。”
刘璟呵呵一笑,便信步走进内堂。
内堂的布置颇为庄重肃穆,四根巨大的立柱矗立在大堂上,挂着几丈高的帘幔,中间呈半圆形地布置五张宽大的桌,铺有软席,这便是五尚书的议席,后面又有数十张小桌,那是尚书从事以及十曹曹令、各个官署主官的位置,一般只有尚书从事在坐,其余座位都空着,只有一些特殊重要的议事他们才会参加。
在五尚书议席的左上方,还有一张宽大的桌,那便是刘璟的座位,桌上铺着金黄缎带,并放着两方州牧之印,当然,这张桌只是象征意义,这其实也是汉唐政治的特点,皇帝不管政务,政务实权在相国手中。
但也并不是完全架空了刘璟的权力,今天主要是商议和江东结盟之事,所以昨天徐庶就特地来拜见刘璟,征求刘璟的意见,而且最后的结盟决议还需要刘璟签字才能最终通过。
刘璟在自己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