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煎熬,一副药只熬一汤,每隔一个时辰给他喝一次。”
军医结过方,只见上面都是寻常的补血固本之药,但搭配得为巧妙,令他佩服不已,他暗暗记下了这个方,快步向外走去。
张机又取出一副金针,小心翼翼地在蔡进身上行针,对刘璟笑道:“光凭一个药方还不行,还得刺激他的内在生命力,双管齐下才有效果。”
这话刘璟赞同,人体有大的潜能,若能激发出来,确实是不可想象,他是深有体会。
这时,张机沉吟一下又道:“刚才州牧未回来之前,我在码头上救治了十几名伤员,其中死了十五人,都是失血过多而死,其实如果救治及时,他们根本不会死,休养几个月后,又能生龙活虎上战场,州牧有没有考虑过,怎么挽救这些伤兵的生命?”
刘璟想了想道:“我考虑设立战地救护兵,他们的任务就是抬救伤员,不参与作战,这样便可以及时救助受伤的士兵,最大程挽救他们的生命。”
“州牧想法不错,不过我也一个建议,或者说有一个办法,可以有效减少受伤死亡的士兵。”
刘璟顿时大感兴趣,连忙道:“守请说!”
“其实也很简单,州牧可以给每个士兵配一个简单的医疗包,也不用大,背在身后便可,里面有纱布和几贴止血药膏,士兵受伤后,便可以自己救助,或者请同伴救助,这样就不会出现大量失血而死的惨状。”
张机提的这个办法其实并不难,但会增加战争成本和养兵费用,而且要考虑到失效和更换,费用会更大,所以上位者一般不愿考虑。
这实际上是一种观念问题,如果上位者把士兵视作最宝贵的财富,他会采用这种办法,可惜历史上大部分上位者都视士兵为草芥,只会考虑发挥他们的战争效能,而绝不会考虑伤兵的疗养成本,因为张机本身是医生,他才会有这种悲天悯人的想法。
张机心中有点紧张,这个方案他从前给刘表提出过,后来讨论时被手下重臣一致否决了。
因为耗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