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伐了数根高壮笔直的竹,每根竹木都长达六七丈,远远高于城池。
他们用扎竹筏的方式,扎了十余只排筏,又用大铁钉将一根根粗壮的木头固定在排筏之上,使双脚能够踩踏攀登,这样便形成了一座座简单的登城竹筏梯。
天边亮起鱼肚白,晨曦青明,一层薄薄的晨雾环绕在柴桑城头,徐盛站在船头之上,凝视着不远处高大坚固的城墙,对方使用了火攻,攻打水城门已经变得不现实。
他决定分两进攻,一为主力,直接攻城,另一辅助,依旧攻打水门,东方不亮西方亮,他相信总有一边能奏效。
“徐将军!”
一名军士飞奔来报,“潘将军已经做好了攻城准备!”
潘将军便是大将潘璋,他和徐盛职位一样,都官任别部司马,但潘璋是北方人,而徐盛虽也是北方琅琊郡人,但他妻陆氏却是吴郡本地名门,本土人脉要强于潘璋。
孙权最终便任命徐盛为主将,潘璋为裨将,责令两人拿下柴桑。
徐盛缓缓点头,毅然下令:“传我的命令,擂鼓聚兵!”
‘咚!咚!咚!’
巨大的战鼓声敲响,千江东士兵迅在漕河边集结,盔甲鲜亮,长矛如林,虽然偷袭失败,但并没有影响到江东军的士气,他们依旧士气高昂,杀气腾腾。
城头上,五士兵执弓持矛,已严阵以待,除了五士兵,还有二千余名穿着白衣的民夫,协助军队守城。
周凌手握刀柄,忐忑不安地望着远处的江东军,天色微明,已经可以清晰地看见江东军的情形,尤其看见了数十架攻城筏梯,更令他心情沉重。
“将军,问题应该不大。”
一名屯长低声安慰周凌,“璟公那里还有一千募兵,而对方只有千人,依靠坚城,应该可以击败他们。”
周凌向城墙另一边望去,那边有五新募士兵,由刘璟手下王泰率领,而刘璟率另外五人严守在水门旁。
周凌心中叹息一声,他的抵抗决心有些动摇起来,如果柴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