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怎讲?”
“袁绍去年官渡战败,今年仓亭又败,已是穷途末,这个时候他想自保尚不能,哪里还有杀戮汉贼、共举大义的心思,主公若出兵中原,荆州必然遭到曹军的惨烈报复,袁绍却逃脱大难,得以喘息之机,这其实是袁绍反用围魏救赵之计,主公切不可中计。”
刘表暗暗叹息一声,救有危机,不救又有后患,真的令他两难了。
这时,一名侍卫快步走到门口,躬身禀报:“启禀州牧,伊先生求见,说有重要事情禀报。”
..........
伊籍是山阳郡高平县人,和刘表是同乡,少年时为逃避战乱而赴荆襄依附刘表,由于他聪颖过人,读书过目不忘,深得刘表欣赏,便资助他完成业,并拜襄阳名士庞德公为师。
二十岁弱冠那年,庞德公将他推荐给刘表,成为刘表的幕僚,替他整理书,起草书信,深得刘表的信赖。
今天伊籍休息一日,去对岸樊城购物,回来时在北城外酒肆中用午饭,不料正好遇到了甘宁上门投效,也亲眼看到了刘璟果断化解危机的一幕。
伊籍匆匆走上大堂,心中还在为刘璟的果断机智感慨不已,这不仅是要勇气,而且还要有手段,更要懂得有理有节,稍有疏忽都会失败,这些刘璟都做到了,好像这少年才十五六岁的模样,却处事练达,更令伊籍深感惊叹。
伊籍双膝跪下,向刘表恭敬地行一礼,“属下有一件要事须禀报主公。”
“机伯有什么事?”刘表微微笑问道。
“属下今天去了樊城,刚才回来时,正要遇到甘宁前来投靠主公。”
“可是那锦帆贼甘宁甘兴霸?”
旁边蔡瑁怒发冲冠,他掌管荆州水军,和甘宁多次交战,皆被其辱,严重损害了他在军中的名望,使他心中同样恨甘宁。
“正是此人!”
伊籍便将城门外蔡中欲杀甘宁,刘璟挺身而出,化解双方一触即发的杀机,详详细细说了一遍,他口才好,心中对刘璟有好感,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