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曰:“初九,潜龙勿用!”
回到现实世界的兰淇,在郑家宅子里做了一会后,郑伟就将他买的《神行百变》送了过来。看着手中密封好的包装,兰淇满意的点点头。临走前郑伟客气的邀请他再来荥阳时可以来玩。兰淇应承着,就准备上路了,今天已经当误了大半天了,虽然得到了不小的好处,但时间紧迫,容不得兰淇停留。
打点好一切,兰淇背着包就让跑回原来路上。渐渐远离市区后,兰淇速度也渐渐快起来,不久,兰淇就已经来到一座山脚下。此山名曰:盘龙。
随着地形的变化,兰淇的速度逐渐下降,盘龙山地形复杂,高山峡谷林立。据当地人所言盘龙山周围由九条峡谷组成,称之为九龙峡。
在路上,祝融给兰淇讲述龙和华夏族的渊源。
在炎黄二帝的英雄的时代,龙是普遍存在的,甚至是各种千奇百怪的生物,像山海经之中描述的那些,还有各种没有记录的生物。当时的黄帝部落有位通晓动物习性和语言的人名叫仓颉,部落中传说他从小在野外长大,没有人知道他的来历。但是他却懂得各种动物的习性并且可以和动物交流。
于是黄帝授予他官职,让他驯养各种动物用于作战,龙作为当时动物界领头者,与黄帝达成协议,为黄帝作为独属坐骑,并且提供各种动物参加战争,代价是人族代代需要以龙作为信仰。
当年黄帝率熊、罴、狼、豹、?(chū)、虎等猛兽为先锋,以雕、鹖(hé)、鹰、鸢为空中庇护参与部落战争才力挽颓势,。这些古老的动物最后也在战争中修炼损失殆尽,最终留下的只有六畜传承,也就是食用的猪,代步的马,耕地的牛,产毛的羊和下蛋的鸡以及看家的狗,其他凶猛的野兽基本都已经灭绝。
在最后,大战结束,仓颉看着横尸遍野的伙伴,发誓以后绝不再用动物参与战争,于是仓颉辞掉官职专心于动物的交流,后来根据多年成果,仓颉造出了各种原始字体,与所发现的甲骨文差不多的象形字,从仓颉造字开始到甲骨文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