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蛰魂塔中空,寅、辰、午、酉、戌十座塔按生亡次序间隔排列叠放,看上去既像一大摞冰激凌蛋筒,又像一座底座有十层的大宝塔。[眼快看书新域名..com,首字母,以前注册的账号依然可以使用]老匡只来得及瞥了老拜伦一眼,便一头扎进了摞在最下面的生之戌塔。
片刻的恍惚之后,出现在感触中的依然是一片洁白,毫无瑕疵,无边无际的洁白,这感觉与上次入塔完全相同,然而再入无间狱的老匡却截然不同了。
上次闯入蛰魂塔时,老匡的心中有着对伊甸的牵挂,有着对自己莽撞入塔行为的懊悔,还有着对生之原力的疑惑,这些牵挂、懊悔与疑惑始终在动摇他的信心和决心,让他在生之原力的侵袭下摇摆不定,自顾不暇。幸而在最后时刻,老匡自悟了“道大人亦大”的境界,以至刚至强的意识一口气包容无间狱内所有的生之原力,然后再将其转化成自身的力量。老匡的这种做法非常危险,虽然侥幸成功,但其过程就像一口吃成个胖子,吃下了就是你死,吃不下你就是我亡。
而这次入塔,老匡是抱定矢志而来,他自愿入塔,懊悔根本无从谈起;有了对生之原力的深刻理解,他的心中再无半分疑惑;最后,塔外还有另外一个自己在处理身后事,他的心中无牵无挂。如果说上次入塔时老匡的心境坚逾精金,那么这次他的心境反而平柔似水,因为他根本无需再去坚定自己的心念了。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无边无际的生之原力滔滔涌来,老匡却似一叶扁舟凌驾其上,随波起伏,全不受力。那一点深邃的生命印记,在巨浪的冲蚀下始终鲜亮如初。没有分毫的模糊。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一入蛰魂塔,老匡的修为便已精进。达到了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境界。此时的他已可长留无间狱中,因为他洞悉了生之原力的与自我的差异。可以将自己的生命印记与生之原力清晰地区别开来,而生之原力再也无法将他侵蚀。
此时出塔,老匡尚无把握强穿杀生场,却已有把握独善其身、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