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地盘,然后对国境线那边发起心战攻势,尽可能的从滇省多弄一些华夏人出来,运到秦洲等地用华人充实党国打下的疆土。
有了常公的命令,李弥便先向四面扩张驱赶缅甸政府军,稳固复兴部队的地盘。使复兴部队的势力范围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扩张到北到密支那,南抵泰国清迈府,东边则是寮国山区,面积更是达到20万平方公里,20万平方公里可不小了,要知道整个缅甸才67万平方公里;换句话说李弥一个人就占了缅甸三分之一弱的土地!
而呆湾岛则是加上金马等外岛也才只有3万6千多平方公里。如果常凯申还呆在呆湾岛上的话,李弥势力控制的范围比常公还要大上将近七倍了。只是真发生这样的情况的话,如此大的实力悬殊肯定会让常公面上无光,进而心生忌惮,最后必然是想办法削弱李弥部的实力,把复兴部队整散了事。
当然,现在的常公不会自断臂膀,因为他已经转战南洋,指挥部队拿下了众多岛屿,光常公行辕所在的秦洲就有43万平方公里,其开疆拓土的丰功伟绩自然不会为一支小小的复兴部队所能撼动;也就没有太多的龌蹉,对于李弥来说,是一件好事。
复兴部队势力范围扩大后,李弥部的名气也大涨,很多从大陆逃出来的原党国官兵,政府官员,甚至是占山为王的土匪还有当地土司武装纷纷来投,三个月时间队伍人数就扩张到四万人。
有了武装,就需要保障后勤,为了控制好这么大一片土地,也为了方便党国空运补给,李弥在境内修了三座机场,党国提供的补给源源不断的通过这三个机场转送过来,小到弹药、手动步枪、军装、大到75山炮、小口径高射甚至卡车等物资不断的充实到复兴部队手中;为了保卫复兴部队的领空,常公甚至调了四架伊尔-2给复兴军充当对地攻击火力,另外单独划了一架c-46给李国辉当座机。
兵强马壮又如此受常公赏识,李弥决定干出一番大事业以报效校长。
这所反赤抗俄救**校就是李弥的一片心血,也是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