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遥远的莫科斯也在进行着一场由里里岛引发的讨论;
尽管室外的天气依然刺骨的寒冷,但是会议室里却有着夏天般的火热,不是气温而是气氛;因为这里正在进行一场人数很少汇报报告会。
“史大林同志!能提前得到这架飞机是我们的幸运,美国人在喷气式飞机的研制上,已经远远的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说到这里,他停了一下,因为史大林同志可能会进行询问,但是史大林依旧端坐,似乎是在认真听着他的讲解。
而实际上,史大林同志走神了,还在回想着上午和华夏昆仑同志进行的新一轮会谈。
史大林同志对毛昆仑的印象并不好,打从瑞金开始就不好,虽然这个人很有能力和经验,但却非常的不听话,不听话的人谁敢用啊!
从共产国际支持华夏**开始,史大林同志就希望这位昆仑同志被排除在华共核心之外;而且共产国际也照着这个意愿执行了,将毛从领导位置给弄了下来。
可是弄下来后,事情却没按照共产国际设想的来,共产国际派往华夏的队友非常不给力,将在欧洲战场上的经验生硬的往华夏套。屡屡决策失误,将华共带到了灭绝的边缘。
于是在经历了错踪复杂的战局后,华共离奇的发展轨迹,依然让毛登上了华共的领导人之位,连史大林也不得不承认只有在昆仑同志的领导下才能再次将华共做活做强发展壮大了。
就在史大林开始承认毛昆仑对华共的领导时,华夏发生了一起皖南事变,毛昆仑强烈警告莫斯科不得再援助秃子党;这个要求自然与苏维埃的国家利益不符,苏维埃需要秃子党来对抗脚盆,毛遭受冷遇、华共受委屈成了必然。于是引发了延安和莫斯科的严重分歧;
再然后德国入侵苏联,史大林忙于对付德国,无暇再通过共产国际远程操控华共的发展,昆仑同志趁机发起整风运动;自此,华共开始摆脱共产国际的影响,提出了发展具有华夏特色的**,在与共产国际及苏联关系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