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只是略微提醒而已。
赵匡胤听了赵德昭说了这么多,其实想的更多的则是赵普平时常在自己面前为赵德昭说好话,想到自己昨夜找赵普商议的事情,这才恍然知道赵普其实是偏向赵德昭的,于是笑道:“好,若非晋王和昭求情,朕是不会就此罢手地。来人呢,罢去赵普相位,封赵普为河阳三城节度使加检校太尉。”
听得皇上罢了赵普的相位,赵光义见赵普终于离开了大宋的权力中枢,为自己少了一个反对者而高兴,便上前问道:“皇上,赵相若去,何人可为相?”
赵匡胤看向窦仪,本意是由窦仪接任相位,窦仪也明白皇上的意思,但是仍然上前说道:“皇上,臣举荐薛大人继任相位。”
赵匡胤没有想到窦仪竟然推辞,然而看着窦仪花白的胡子便不在勉强,便对薛居正说道:“那薛爱卿就勉为其难吧。”
薛居正本以为相位是窦仪地,没想到窦仪竟然举荐了他,于是跪下叩首道:“臣定不负皇上厚恩。”
赵匡胤笑道:“薛卿既然升任宰相,各位觉得何人可替薛卿担任参知政事一职?”参知政事虽然没有实权,但是确是宰相之位的候选,剩余几人都有这个希望。
赵德昭见窦仪对他指着卢多逊,虽然不明缘由,但是仍然上前说道:“父皇,儿臣认为卢大人忠心耿耿,在兵部尽职尽责,可为参知政事。”
赵匡胤正欲在赵普走后再扶助一个支持赵德昭,看到赵德昭主动推荐卢多逊,况且卢多逊也是追随自己的老臣,便说道:“好,卢卿多年来忠于任事,就由兵部尚书升为参知政事。”
说完,赵匡胤看着众人道:“从今而后朝中大事一律由宰相和参知政事三人商议决定。”此话一出,原本毫无实权的参知政事之职此时却如同原先的宰相一般,窦仪还未怎样,卢多逊却是信心若狂,极力压抑着自己地兴奋地情绪,对推荐他的赵德昭更是满腔感激。魏仁浦也算是周世宗时地老臣了,今日见皇上改制,赵普也要离开汴京,心中悲凉,便上前奏道:“皇上,臣体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