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明朝上门女婿 > 第四十五章 汉砚滴,古玉新做 下

第四十五章 汉砚滴,古玉新做 下(2 / 5)

,贴于头部两侧。身躯丰满,四肢屈于腹下。胸前、眼下部、面颊及腿弯处皆饰阴刻线,线条细短,排列整齐。玉羊背部有一圆形凹洞,洞上置双兽形圆柱纽盖。

可是问题却恰恰就出在这个凹洞和双兽形圆柱纽盖上,也许是因为元朝统治使得这些精巧的玉匠也沾染了那种畜牧人的粗犷,刀法变得刚劲有力,线条分明,可是只注重外部结构而不注重细节的加工,磨工较差,在细部的处理也十分粗糙,有些甚至连陀痕和钻孔都没有多加修饰,导致明朝的玉器在后世有“粗大明”之称。

而专门为殓葬“减笔”赶制的“汉八刀”在工艺上也是简古粗放,风格上略微有些相近,再加上琢玉之人刻意模仿,如果说林斌不知道这些的话,顶多只会感觉到凹洞那里的风格有些不和谐,从而简单的认为是琢玉时候留下来的败笔,或者这个玉卧羊形砚滴是几个风格有差异的玉匠合制的,丝毫不会想到这个玉卧羊形砚滴竟然是一个改造货!

既然知道了这里面的故事,林斌也就没有再多看,刘思明汉八刀的的作品他也看到过,不过都是一些用来佩戴的玉蝉或者是玉翁仲,不过在林斌眼中看来,这些顶多只能够算是具有“汉八刀”风格的作品。

所谓的汉八刀,众说纷纭,因为这本来就是玩家所杜撰的一个词汇,只是久而久之传开了,成了一种琢玉风格的体现。可据林斌的知识来说,汉八刀之所以有这样的称呼,是因为玉匠在雕刻的时候,玉蝉的双眼和背部的敛翅的刻工上都应用了“八分相背法”,一撇一捺,左右相背,寓意着王者同生人的永别。

而刘思明所刻的一些玉蝉因为是给生人挂戴用的,这“八分相背法”自然是用不得了,这样一来,就算是线条如何的简古,刀法如何粗野、锋芒有力,都不能说是汉八刀,而这个玉卧羊形砚滴,竟然跟那些玉蝉的风格一样!这让林斌不能感到有些慎重。

坐在一边的曹吉看到林斌回来后一直皱着眉头思索着什么,不由也感到十分的好奇,轻轻的推了一下林斌,他开口问道:

最新小说: 替嫁太子妃 不许招惹阴湿男鬼 从草莽皇子到千古一帝 手握百万大军,你叫我废物皇子? 东宫娇妾 在下崇祯,我为大明续命五百年 姜小白不当皇帝可惜了 被贬去带菜鸟连?三个月练出全军第一! 1937:我的玩家是第四天灾!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