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着前方传来的军报,骆天的眉头紧紧皱在一起,好半晌没有松开。
柳林镇——拒马河一役,伤亡过半。
到得天明,边战边退,混战的双方都收拢了军队,检点伤亡。钟州卫死亡大半,除了一个卫指挥钱立带着几百人活下来之外,其余人马尽皆战死汉南钟州卫在柳林镇和拒马河这一带前后两战,一卫五千余人的兵马,几乎损失殆尽这一役过后,钟州卫的力量几乎不复存在,名存实亡
而安陵左卫在指挥使马林的调度之下,损失也不小,但仍旧保存了一定的实力。安陵右卫由于是背后进攻,开始的时候占了大便宜,虽然后期双方交战也有损失,但还在可接受的程度之内。
一战下来,三卫五千余人的兵马,剩下来的,只有不足三千了。
而对方,作为东阳卫精锐的部队,也在这一役丢下了近两千的尸体
暗夜一战,双方也多少摸清了对方的虚实,黄信一战过后,心中也有了全新的判断和拿下全胜的底气。精锐?也不过如此吧?三千对两千,难道还不足以出战么?
黄信几乎没有任何迟疑,检点整顿完毕,立刻率领剩余军队向东阳卫的残部发起了进攻
又经过一阵惨烈的厮杀,东阳卫终于抵受不住,开始渐渐退却。黄信乘胜追击,半天时间过后,已经将东阳卫的兵马赶至了三岔口的外围。一路的掩杀过后,东阳卫此时的兵马已经只剩下了不足千人。而黄信手中,依然有接近三千的人马
若是按照这样进行下去,东江战事就要在黄信手中结束了。然而就在黄信志得意满,以为一战可以底定东江的时候,三岔口方向忽然出现了一支吴军。
这支吴军出现的地点很特殊,没有出现在撤退的吴军之前,也没有在黄信率领的朝廷军马之后,而是斜斜地切了一个角度,不紧不慢地,眼看着就要楔进两支队伍中间。
这让黄信很难受,如果他趁势追击东阳卫的败军,那么两肋就要受到吴军援军的袭击,显然是极为不利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