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临着的是个什么情况,有些良心的还在奋力救灾,但剩下的则大都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这件事情最后过去了自己不受罚,那就算烧了高香了……
何况,内部提拔起来的人,是不是能镇得住昔日同堂的僚属?是不是有那个能力腾舞长袖?更重要的是,能不能保证提拔起来的人……和吴王没有牵连……
种种原因,导致朝廷并不是不想把郑慈拿下去治他的罪,而是在目前汉南的状况下,不能,更不应该把他拿下去。只能让他继续坐在布政使的位置上,戴罪立功
对这样的情形,郑慈没有想到,但是结果出来了,他也是瞬间就明白了。朝廷这只是暂时的权宜之计罢了,真要是事情过去了,自己还是一样会被找个理由来治罪的。郑慈心知肚明。但即便这样,他也相当满足了。为什么?因为至少自己已经多出来了一样东西:时间面对这样的大灾,田地荒芜,流民四起,郑慈最缺的不是粮食,而是时间。粮食不过是解决眼前燃眉之急的东西,而时间,才是能够让这场大变慢慢平息下去的良药。
现在,郑慈知道,自己在一个尴尬的时机下,巧合地赢得了缓冲的时间。
这一次,他要大展拳脚,好好让自己的才能完全发挥出来
不再有任何犹豫
…………
世事无常。
随着时间的推移,流民越来越多,不但聚集在襄阳城周围的流民更多,根据外头传来的消息可以得知,各地的流民已经成了规模。
水患,并不是只有一开始的时候具有破坏力,冲毁农田、湮没房屋只是最开始的时候最直接的破坏,当水患蔓延到中后期的时候,破坏力仍然是有的,而且是越来越大。天气阴冷,空气潮湿,遍野的泥泞,加上没有吃食和取暖工具,逃难的人流越聚越多,但死的人也越来越多。时间拖得越久,情况就越严重。
开始的时候,水患不过是汉南一地,然后到了后来,则蔓延到了大半个江南。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并不单单是河流的决口,还有恶劣环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