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满意地点了点头,忙笑道:“大娘不用这般客气,久闻大娘穿针弓线的名声,今日既是大娘亲自登门,也是我府上的幸事。来啊。看座吧!”周氏吩咐完,立刻有丫鬟搬了把椅子让桃大娘坐下,同时还倒了杯茶给她。
寒暄了几句之后,双方切入了正题。
赵氏问道:“桃大娘既是为的说亲却不知此来是为的哪家的姑娘?”
桃大娘闻听放下了杯子,站起身来笑道:“好叫老太君得知。婆子此来是受城东卫大人家所托。前些日子贵府公子高中探花,坊间都传得遍了!知道贵公子还未定亲,卫家便遣人来找老婆子上门来说和只是前几日怕是不太方便,因此捱到现在才来登门,就是不知道现在这亲事是定了,还是没定?”
桃大娘先前说的倒罢了只是中间两句话说得赵氏和周氏都感脸上无光。那些什么“不太方便”之语说得含糊,实际上就是因为前几天古石街两个媒婆子大街吵闹口无遮拦,惹得林府关了好几天的门。但凡来说亲的都一律婉拒了,因此很多人家都吃了闭门莫。后来想必大多数人家也都知道了是怎么回事儿,隔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又陆续遣人登门,想必这个卫家也是如此。
赵氏琢磨了一下问道:“卫家,哪一个卫家?”
“哎哟,老太君真是贵人多忘事。”桃大娘道:“这京师里头虽然姓卫的也多,可比得上那样有名望的人家可是一个都没有!老婆子说的不是别个儿,就是城东里户部侍郎卫大人府上!”
“哦”赵氏和周氏对视了一眼。有些释然地说道:“大娘说得是。人老了便有些犯糊涂,一时到没想起来是这个卫家。”
“是啊,这么说起来老太君也当有耳闻卫大人也是有为之人。当年也是实打实的两榜进士出身,如今做到户部侍郎的官阶。都是官宦人家。算起来也可说是门当户对。况且众所周知,卫家也是书香门第,家教自然也是好的。卫大人生有两女。大女儿已经出嫁。现下央婆子来说和的,便是这未出门的小女儿啦!”
“哦, ”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