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六章 宫议
康宫。
太后面朝东坐在软椅上,手中拄着灿金的龙头拐杖,双眼微红,神色有些阴郁。在她面前不远处,正跪着一个嫔妃打扮的女人,脸上兀自带泪,一边哭着一边断断续续地说话。
“太后,妾倒不是为着争些赏赐才说这些的……呜呜呜……想妾那舅舅一辈子驰骋沙场,为朝廷建功立业,身为武将这些都是尽臣子的本分……呜呜呜……即便有朝一日战死疆场,那也可说是死得其所。呜呜呜……此次虽说舅舅出击不利,可那也是杀敌心切,纵使身死,也打出了我大建的威风,拳拳报国之心也是天日可鉴……呜呜呜……总比他们只知道闭门不出,缩在城楼上的好。”
太后叹了一口气,柔声说道:“敬妃呀,咱们后宫的女人,言谈举止得多注意,首要的就是得守本分,不能乱议朝政,更不能妄议朝廷的大臣……”敬妃听了张口欲言,太后挥了挥手制止了她,继续说道:“哀家知道,这些年你受了不少委屈,你进宫的日子比她们大多数人都要早,自己又争气,给皇上生了两个儿子,可到现在连贵妃都不是,心里头难免觉得委屈。”
敬妃一听顿时一惊:“太后,臣妾万不敢有此等念头。”
太后闻言笑了笑:“哀家也是女人,都是打年轻时候过来的,这些呢也都能理解。要说起来,你还是做得挺好的了,一直还算安分,没有惹是生非,也没有仗着生了两个皇子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儿来。挺好……挺好……”
“可是……你得知道,你是皇上的女人,这大臣也是皇上的大臣,皇上安排大臣干什么,那自有皇上的道理。方义山是你的舅舅不假,他这一死哀家也很痛心,可出兵打仗……它……哪有不死人的?哀家说这话可不是无情,你想想是不是这么个道理?哀家知道你平日里有些苦闷,今日在哀家这儿,你有什么话都尽说无妨,把那苦水呀都倒一倒,顺顺气儿!”
“臣妾叩谢太后恩典!只是臣妾倒也没什么苦水,能侍奉太后和皇上,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