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和皇室分别投资的20多座高等学府正在拔地而起,基本上50万人口的二级大城市,都会拥有一座以上的高等院校,需要大量高素质教育学者。
不仅仅是在德国,在奥地利,在巴黎,在米兰,在伦敦,都有数量不同的高级知识分子前往大洋帝国,谋求一份稳定而高薪的教育科研工作。
这次规模空前的世界大战,给予了大洋帝国与欧洲方向交流的宝贵机会。
数十万帝**人选择留在欧洲发展,与当地年轻而漂亮的女士共结连理,尤其以法国为主,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民间力量。
而在德国,高薪的帝国官兵同样是德国姑娘的最爱,由于德国马克的急剧贬值,一名三级军士的收入,就可以轻松负担起在柏林拥有联排别墅居所,中产阶级以上的富裕生活。
因为这些帝国官兵拿的是大洋帝**饷,发的是币值坚挺的金洋,原本战前一块金洋可以兑换10马克,一块银洋兑换一马克。
可是由于战后德国政府大量印钞,导致马克急剧贬值,如今1金洋可以兑换670马克,1银洋兑换69马克。
这还仅仅是当前的汇兑比价,在柏林和慕尼黑的外汇黑市,马克的汇率就像雪崩一样狂泻,金洋、英镑这样的硬通货当真一钱难求。
实际上,帝国驻军士兵压根也不要掏出钱来,就有大堆的德国姑娘愿意跟着走。
作为战胜国的法国食品奇缺,不得不实行严格的配体制,只能保证人不饿死,想要吃饱吃好那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了。
再看作为战败国的德国是什么情况?
根据政府保守数据,战争造成超过360万德国青壮年男性丧命,以及两倍于此的伤残,而这仅仅是不完全统计。
真实的情况永远掩盖在浩瀚的历史中,战胜的协约国不在意,德国人也永远不愿意揭开这块血淋淋的伤疤,回首黑暗历史。
如今在德国境内
大街小巷都能看到数量惊人的妇女,承担起战后清理废墟恢复生产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