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围着地图,听从李拴柱少将的指挥安排,然后一个接一个的领命而出,奔赴自己的部队。
很快,指挥部里原本满满当当的军官们大部分离开了,只余下几位高层将官,其中广西提督李平,广东巡抚段祺瑞赫然在列。
段祺瑞面带笑容的走到一边,对李栓柱少将说道;“栓柱老弟,你对此战的把握有几分啊?”
“不出意料的话,当有八分把握。”
“哦,信心满足的嘛。”
“段兄,这不是我信心足,而是法国人留下了大破绽,只要攻击部队坚决果断执行命令,破敌不难。”
段祺瑞知道他说的什么意思,法国人原本谨慎的兵力配置,却给越国一个各个击破的大好机会。
法国远征军驻扎在河内周边的总兵力达到1.654万人,但并不都是配置在一线阵地,而是主要配置在二线和三线阵地上。
一线阵地上大多是北越仆从军,总数约2万人出头的样子,火枪配置的比例不超过三成,其他士兵依然是用冷兵器,法军约有一个团兵力顶在第一线,主要是督导北越仆从军作战。
在两军对峙的后方约4.5公里处,有一处北溪大营,因为处于溪水的北面而得名,法国人在这里驻扎了外籍兵团一个第13混成旅团和两个步兵团,总兵力约7200余人,还有近5000人的北越仆从军,作为二线主力部队使用。
若是一线阵地有所异动,随时可以支援上来。
剩下的法国军队大多驻扎在河内城郊,有的在北郊,有的在东郊,有的在城里,基本上是以步兵团为单位分散驻扎,多的一千五六百人,少的一千两三百人不等,总数加起来大概6500人左右兵力。
剩下的就是一些工兵,宪兵之类的辅助兵种,大概有七八百人,全都驻扎在河内市区。
原本这样的兵力配置是没问题的,前提只有一个;,那就是越国老老实实待在防御线,后面不主动发起全力进攻。
在骄傲的法国人眼里,越国只是个瑟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