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也知道了罗观的事情,对他说:“县城一个破酒厂,有什么好的?千万别陷到里面出不来。为了童欣,你不如先到省里来。省里又成立了《河洛都市报》,这是个都市报,现在正缺人呢,你来呢,估计就能当个小头头。”
颜洁又说她没有把酒厂的真实情况告诉童欣,她说县酒厂的希望不大,不如早作打算。
听到颜洁说起《河洛都市报》,罗观这才想起来前世,成立《河洛都市报》这是省委宣传部部长的一个大手笔。《河洛日报》是党报,主要是面向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征订。《河洛都市报》则是面向社会、面向大众,最接地气、最有人气。后来《河洛都市报》的发行量进入全国前十,是一个影响面很广的都市报。
如果这个时候能够进去,倒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但罗观想,如果进入新闻系统,再想出来就难了。就算他把新闻这一行做到极致,能做到穆青这样的又能如何?干一辈子新闻并不是他的理想。
罗观对颜洁说他还是想在酒厂干下去,他不能半途而废,更何况他刚到酒厂没几天,如果现在抽身,将来会在自己的履历上留下一个永远也抹不掉的污点。
罗观倒是劝颜洁进入《河洛都市报》,颜洁说她也想去,但是她爸妈都不愿意。罗观也能够理解,毕竟现在谁也看不出来《河洛都市报》将来的发展,而不管世界如何变化,只要党还在执政,作为党的《河洛日报》就不会倒闭。
罗观回到办公室,黄成印就敲门进来,手里抱了一大摞材料说:“厂长,这是酒厂职工写的东西,您看看。”
罗观翻了翻,原来是酒厂职工提的建议。前几天罗观说过,谁能够想出来办法,只要是有利于振兴酒厂的,都有机会得到编制。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话虽然是很夸张,但他从工人的反应上看到了人的作用,伟人毕竟是伟人,在调动人的积极性方面无人可出其右。
罗观翻了几个,这些建议五花八门,有的还真就能够采用。其中任晓写了一页纸,提出来酒的定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