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朱载堉(1536~1614)发明了音律中的十二平均律.他的《律学新说》发表于1584年,比欧洲最早提出十二平均律的梅尔生早52年.朱载堉在计算时,小数点后精确到第25位.他的工作受到德国杰出物理学家亥姆霍兹的高度评价.可惜,由于封建社会的局限,朱的十二平均律被认为是异端邪说而被扼杀了.
在我国,一些古建筑中还有一些巧妙地利用声音反射、共鸣特性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北京天坛的回音壁、三音石、圆丘.此外还有山西永济县的莺莺塔.
1.4近代声学在国民经济、国防及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图5-1给出了现代声学的各分支和它们的基础以及同其它科学技术的关系.
图5-1的中心是基础物理声学.第一个环是声学的分支学科.第二个环是相关的应用学科及领域.它的最外层是分属学科的五大类.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到,人类的活动几乎都与声学有关.从海洋学到语言音乐,从地球到人的大脑,从机械工程到医学,从微观到宏观,都是声学家活动的场所.声学的边缘学科性质十分明显,它不断有新的生长点出现.在第二个环和第四个环之间是一门与各学科都紧密相关的新领域,即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它是与现代蓬勃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同时掘起的新领域.
物理声学和理论声学是各分支的基础.它研究各种机械振动的原理和声波的收、发器.近年来,非线性声学也有引人注目的发展.
音乐声学探讨各种乐器制作过程中的定音、音调及音色的机理,为向人们提供各种悦耳的乐器提供理论指导.
语言声学和生理声学研究人类发声和对声音的感受.随着近代信息科学的发展,语言合成,语言识别的理论得到迅速发展.人机对话系统正在成为研究的热点.生理声学的研究和心理声学相结合为环境噪声的评价及噪声控制标准提供基础.
建筑声学为现代大型剧场、大会堂的设计提供声学指导,也为城市噪声控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