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轻车简行,昼夜行军,两天就会赶到,好攻咱们一个措手不及。
所以,五天以后,出现在严关外的很可能是孔有德的全军,大帅不可不防啊!”
徐云持说得有理,就连一旁的刘六都点头,不禁担心地问道:“大哥!严关的守将袁则民能让人放心吗?”
桂林城北五十里外,雄踞南岭的严关,可以说是桂林的门户,自古以来“岭南战争,皆系于此”。只要过了严关,就是一马平川的通途,桂林城就只能凭城池而守了。
“严关守将袁则民,原为李闯余部,智勇双全,为瞿式耜所倚重,镇守此关已经一年有余,防守得还算十分严密。
但问题是,我军到底是据守桂林城还是据守严关。如果据守桂林城,不增兵严关,那么光凭袁则民的五千兵马,根本是不能抵挡孔有德的大军的!”
守桂林还是严关,事关重大,众人的眼光不由自主地落到明磊身上。明磊一笑,“严关虽说险峻,但地方太过狭窄,我方九万大军不能完全展开。如果据守严关,只能梯次进入战场,兵多将广的优势不就无法显现了?
如此,严关就成了绞肉机,不但是清军,我方的大量士兵也会被绞进去,即便胜了,也会是惨胜,实在不划算。
相比之下,还是将清军引到桂林城下,聚而歼之为上!”
听了明磊的话,刘六带头表示支持,于是大计就此定下来了。至于如何歼敌,刘六却不认为是在桂林城下。“孔有德快七十岁的人了,手下俱是征战几十年的宿将,哪儿能傻到让咱们聚歼于坚城之下?
依我说,只能仗着人多,在运动中歼敌,可能性才是最大的!”
于是,依着刘六的思路,徐云持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干脆,我们组织一场由多次作战组成的大戏,一举夺回兴安、全州,他们清军不是彪悍吗?我们四次会战,两次夺城,就不信打不跨他们!”
刘六有些犹豫,“如此一来,郝永忠部、赵印选部就要在我们的视线之外了,能完全信任他们吗?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