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磊上的船有三层,五桅,很是威武。明磊住的是普通单间,但船老大一眼就认出小德子是个太监。明代的人普遍身材不高,明磊一米八的个头,一百五六十斤的吨位,也算的上魁梧了。一身名贵的素色暗花绸衫,价值不菲的玉珏,四只樟木配黄铜锁扣的大书箱,一时也猜不透明磊的身份。但船老大还是嘱咐二层的伙计要格外上心。
小伙计见明磊看着海港发呆,忙凑趣过来搭讪。明磊这才知道,现在这个时候,可是一票难求啊!尤其这艘座驾竟是郑和宝船体例打造的官船,交由商家运营,属尖底福船型海船,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长宽比约为2.466,体形肥宽,是这只船队中最大、最快的。这些船分三只船队,经小伙计指点,果然有三种不同的船旗。
一夜之中,还有人家陆陆续续的上船,木船隔音本来就差,吵得明磊天亮才眯眯糊糊地睡着了。
也就在明磊辗转反侧的时候,远在辽东的多尔衮也是彻夜未眠。甲申年四月十五日,年青的摄政王多尔衮领着大军刚刚走到沈阳西南一个叫“翁后“的地方,突然停了下来。原因很简单,迎面碰见了吴三桂的使者。“我家大人请求王爷继续按原来的路线进军,从喜峰口、墙子岭一带进入长城,截住李自成的退路,与关宁兵一齐聚尔歼之。”
形势变换于呼吸之间,多尔衮怎么也没有想到昨天的敌人转眼就能变成盟友,一同去攻打更强的敌人,多尔衮犹豫了。
“十四哥(多尔衮在努尔哈赤的儿子里的排行)”多尔衮的亲弟弟多铎眼看着使者退出帅帐,担心地问道:“前些天接到的密报可是说唐通把守着山海关,吴三桂领着大军去北京投降李自成去了。这会不会是吴三桂使得诈降计,要诓咱们进兵长城啊?”
“老十五(多铎行十五)说得有道理,十四弟啊!虽说咱们夺下了大权,可豪格和两黄旗的那八块臭石头还眼巴巴地等着咱们兄弟犯错呢?后方不稳,就远离补给线,深入敌后,是不是太冒险了?”说话的是正白旗旗主,多尔衮的亲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