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几天,刘荣都不断的在长安周围的几个国家马场转易找来了两百多匹看上去还算可以的战马,来进行实验。
只有亲自去找过,刘荣才真正清楚,为什么重骑兵在古代会最终被淘汰出战争的主角位置。
因为,合适的战马,实在太难找了。
在长安周围的四个比较大的国家马场中,大汉国至少驯养了近万的战马种群。但是,符合重骑兵基本要求的战马,只不过区区数百匹,合格率仅为百分之几。
这还是刘荣的要求不算高的缘故,他只需要战马可以驮起一百三十公斤左右的物体,进行中短距离的冲锋,就足够了。
但是,很显然,要驮动一百公斤以上的物体,进行高速奔驰,战马首先就必须有合格的体型。它至少需要有八尺高,一千八百汉斤重,才有可能有足够的动力,使重骑兵在冲锋时,保持高速运动。
显然,在没有更优良,更合适重骑兵的优种战马之前,重骑兵只能成为一种奢侈的兵种。
正如刘荣自己所一向认定的那样,不能大规模运用和制造以及补充的东西,再好,也只能放弃。
所以,很可能,刘荣梦想中的重骑兵规模,可能会进一步压缩,它或许只会成为战争的辅助兵种,而非先前所想象的主力。
既然此路不通,刘荣不得不将视线转移到轻甲弓骑兵身上。
相对于重骑兵在战斗接触瞬间所爆发的毁灭性威力来说,弓骑兵,或者说游骑兵的战斗,就像一个猥亵的刺客。
游骑兵作战,注重蚕食。属于那种来去如风,见缝插针的兵种。
实际上来说,即使装备了马蹬与马鞍,使得骑兵可以在马上射箭,但是,在战马地高速运动中,你射出的箭,不可能有太大杀伤力,更不可能有什么准确度。
比如说,现在在甲庄中。骑着百来匹战马,在进行射箭实验的羽林卫们。
他们射出的箭,在三十步内就已经失去了杀伤能力,当然,这或许是因为角弓没有出现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