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大学时还是百废待兴,所以他在职数年更像是为洛阳大学专门搞基建。后来他转任州刺史,洛阳大学校长的位置便由罗友接任。罗友和隆算得上新学派的领军人物,他利用自己地名望,从长安大学,雍州大学,梁州大学和成都大学挖来数十名教授,也为洛阳大学立下了学术氛围,成了新学派的另一个中心。永和二年转任成都大学校长后洛阳大学校长便由袁方平接任至今。
袁方平是曾华故友袁乔袁彦叔之子,原本是冀州刺史,兴宁三年受阳平郡东阳武案牵连,连坐免职,于是便转到雍州大学,专心治学。他本有大才,苦心研学几年后便成为大家,尤其在治史和诗赋方面在国学中也算是屈指一数。
他出任洛阳大学校长后,便是洛阳大学异军突起地时期。袁方平在学术思想上属于中立派,不新也不保守,坚持曾华跟他提及地“百花齐放,求同存邑”。在他任期,不但新学派更加兴旺,而且还请来了孙绰,许询等江左玄学名士。大谈“寓目理自陈”地山水文学。这些江左名士发现自己地玄学在治国治天下方面不及新学,所以干脆不知专注于自己的长处,大行诗词歌赋,治史考据。不过治史考据是雍州大学的长处,连长安大学都要避其锋芒,于是洛阳大学便开始大扬诗词歌赋。
袁方平做出最让天下人震惊的事情就是极力促成了聘请不到三十岁的江左画家顾恺之为洛阳大学学士,成为国学教授。而随着顾恺之就职洛阳大学,各地有名的画师便纷纷涌向洛阳,一时南派北派,东派西派各流派的画师纷纷在洛阳大学和司州大学就职。互相交流切磋,提高画技,一时成为天下画师中心。
接着袁方平又向曾华讨来了原龟兹、疏勒等西域诸国的数百名宫廷乐师,择优聘为乐科博士、学士,也成为洛阳大学人文学院的教授,又轰动一时。没有两年,洛阳大学便成为天下诗词歌赋,乐声歌舞地“文艺中心”,后来居然有众多名士大叹“天下风流半在洛阳”,比起长安西城别有一番境界。
得知曾华将游历洛阳大学。袁方平不由大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