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绝对的不公平。="" 看到这封奏章,桓温气得差点吐血。他知道这封奏章是谁写的,“代理”北府政事的王猛跟桓温早就有矛盾,以前没少给桓温添恶心。升平二年,自己借着王猛东出壶关伐燕,在河南举兵响应,原本蹲在朝歌想等着王猛的北府军跟燕军打得你死我活时再出来捡个便宜,谁知道王猛占了点便宜一声不吭地也蹲在那里,结果自己被燕军骑兵奔袭,数万精锐一战皆空,干得比袁真还要过分。后来又累累以北府的名义上表,抨击自己,要不是曾华使劲压着,说不定早就指着自己的鼻子骂上了。="" 桓温知道现在曾华不在长安,他知道这位大晋的大将军比自己这位大司马“称职”多了,前两年又风尘仆仆地带着精兵为大晋开疆拓土去了,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联系,听说已经打到比西域还要西的地方。要是曾华在长安,碍于情面,北府不会如此直指桓温。但是现在北府掌管军国大事的一个是桓温非常憎恨地王猛,一个是一点都不熟悉的谢艾,还有一个朴,以前更是没有听说过。而车胤、毛穆之这两个从荆襄出来,能够说得上话的熟人却坦言爱莫能助,因为他们虽然一个护着秦国公印,一个护着大将军印,但却只能盖章,没有一点实权。="" 桓温一气之下就跟王猛打起口水战来了,一个说对方是酸儒书生,误国误民,一个说对方擅权跋扈,内斗胜于外战。而看到北府表了态,江左朝廷也一改以前懦弱的形象,开始出来发话了。会稽王司马身负使命,到广陵会见老友桓温,劝导他不要再一意孤行了,并说荆襄、北府都是大晋地方伯藩镇,没有必要为了一点小事相争,不如朝廷下诏将寿春的袁真申饬一顿便是了。="" 到了这个地步,桓温也要接过司马搭建的台阶,一是司马是北府曾华地岳父大人,这个面子要给。曾华“孤身回国”,没有什么亲人,司马老王爷就是曾华真真正正的“亲人”了。虽然曾华对自己也执父师之礼,但是从人情上似乎还比不上司马老王爷。如此算下去,不给会稽王面子就是不给曾华面子,不给曾华面子就是不给北府面子,那么北府数十万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