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休是梁州上庸郡汉水边上一户渔民地儿子,算是长在“红旗”下的北府第一代。出身当地世家没落分支的他自小在族学中跟着一名逃难的洛阳士子念书。由于自小聪颖,一直颇得先生的喜爱。后来大将军入主梁州,当地设了县学,颇有才识的先生被聘为县学教正(即校长),而韩休也理所当然地成了县学的第一批学生。
接着韩休以县学甲一的成绩考上了上庸郡学,在当地引起了一时轰动,他地父亲跑进祠堂,在祖先地牌位前嚎啕大哭。
很快。韩休在南郑参加了梁州州考。获得优异的成绩。按照韩休的志向,他希望自己能考上赫赫有名地长安大学堂,至不济也要考上齐名的雍州大学堂。于是又跑到长安去参加联考(只有州考前列才有资格参加长安大学堂等“名校”举行的联考)。自信满满的韩休没有想到强中更有强中手,长安大学堂和它附近的雍州大学堂居然是如此的“紧俏”,他落榜了。
也许是过于自信,或许是一时疏忽,韩休在州考时居然没有填写愿意报考梁州大学堂,回过头来的韩休很有可能连梁州大学堂也读不上,因为按照北府学制,学堂招收录取是按照填写志愿和分数相结合,有“自知自明”而报考梁州大学堂的人也不少。就在韩休郁闷地几乎想上吊时,他居然被南郑武备学堂录取了。
由于高等武备学堂采取志愿填报和主动选取的方式,在志愿填报录取人数不足时,可以从各大学堂落榜或者录取的学子中选取,前提是学子自己同意。
韩休却是没有选择了,加上南郑是仅次于长安武备学堂的北府高等军官学校,而且北府武风日盛,很多青年学子想考取进去都不得。
在家人和族人的热情欢送下,韩休成了南郑武备学堂步军科的军官学子。当他刚学完第一年的基础科目,北府枢密院派人来调查,问谁懂得水性,而且不会晕船。韩休从小汉水边上长大,虽然不是什么浪里白条,但好歹算得上是下水能游,上船不软。
被选拔出来的韩休打起背包,稀里糊涂地跟着上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