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负责人”-王猛地态度和意见。这洛阳地防务还在荆襄和桓温手里,荆襄也可以继续向北运输粮草供给,不过护送地任务必须由北府当地驻军负责。王猛郑重告诉桓温,江左荆襄官员文书可以畅通无阻地往还洛阳,但是荆襄军不得越过汝水。否则就是向北府兵宣战。
王猛和桓温没有什么交情,也不会像曾华和车胤等人一样给他面子。不管桓温怎么想,现在曾华已经将河南经略之事全权交给了王猛,他的态度也就代表了北府的态度。为了这件事,曾华还特意修书一封向桓温道歉,不过道歉归道歉,荆襄军还是不能北上,洛阳继续是孤城。
桓温最后将桓冲派去镇守宛城。这是因为他的这个弟弟性格温和。知兵有气度,所以桓温才放心将他放在与北府接壤的前线宛城。桓温知道只有这个弟弟既能让自己放心掌领重兵,又能知势度量。不会和北府出现冲突,还能抑制其势力不让它南下。
“前秦二世而亡,北府意图篡夺天下,当然希望能永传万世,怎么会愿意用秦这个国号。”桓云继续在那里冷嘲热讽。
“云子,不必再说了。”桓温知道不能再由桓云说下来去了,连忙打断。
“兄长,曾镇北如此行事,真是让人费解。”桓豁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道。
“前次北府出兵东征,我就推测北府和曾镇北将与江左分家了,毕竟天下大半已经入了北府囊中。可是我却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会只是要求就国分治。要是逐步南下,逼迫建业,这天下谁又能挡得住他的脚步呢?”桓温也是凝重地说道。
“江左朝廷还占有天下大义和名份,曾镇北怎么敢逆势而行呢?”没等桓豁说话,桓云抢着答道。
“大义名份?”桓温不由对自己的这个弟弟有些轻视和不满了,嫉妒让他冲昏了头脑,冲动之下就没有认真去考虑前因后果。过去十几年已经证明,任何一个轻视和忽略曾华地人都不得不咽下苦果。
真长(刘惔)说得对,曾华是一个以天下为棋盘的国手,谁也不知道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