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遵可不会赞同石鉴的想法。当年石鉴在关右闹得天怒人怨,要是他还在长安坐镇的话,能不能逃回来都还是个问题。
看着前面这几个心思各异的兄弟王爷,石遵觉得非常头痛,都不是省油的灯呀。别看现在坐在这里大家淡然无事,一团和气,但是一背过身去什么毒招都使得出来,光是防这些骨肉兄弟就够自己折腾的了,那里有精力去“开往继来、安国定邦”。
看到整个家宴变得淡然无味,而正中的“父皇”坐在那里一脸的索然,太子石衍做为一个“懂事的孩子”,知道替父亲分忧,不由地站起身来,举起酒盏对诸位王爷说道:“诸位叔王,侄儿在这里敬你们一杯,一祝诸位王叔身体安康,二祝我大赵国运昌盛。侄儿先干为敬!”
看到太子储君向他们敬酒,做为长辈的几个人也不好推辞,石琨、石昭连忙站起身来,举起酒盏连声道:“太子客气了!太子客气了!”然后一饮而尽。
石鉴也站起身来,默不作声地一举酒盏,也是一饮而尽。剩下一个石苞,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来,手里的酒盏都拿不稳。大家看到这个模样都已经习惯了,据说在新丰接住他后就开始天天醉酒,就是星夜赶路也要躲在马车上照醉不误。
石苞舌头有点打卷,含糊不清地举杯答道:“好侄儿,你祝我身体安康,还不如祝我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来得好!”说罢,一阵怪笑,然后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听到石苞如此,太子石衍有点苦笑不得了,不由转过身去看看自己的“老豆”,然后很无语地坐了下来,也不再言语了。
石遵看着年少的石衍,心里一阵彷徨。他还只有这么大,根本没有能力帮助自己。而如今的四方却是这样的纷乱,自己两父子该如何是好呢?尤其是这些自己的兄弟,儿子的叔叔们。让他们镇守四方?肯定会拥兵自重,你看镇守襄国的石祗怎么诏都不肯回邺城,长安的石苞要不是老窝被人家端了他能回邺城吗?留在邺城也是麻烦,自己要时时提醒这些兄弟勾结外臣,算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