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腰背挺直,可就是双目微闭,双耳不闻周围事,一副万事关老子屁事的名士模样。
而袁乔坐在那里,一脸的沉思,消化刚知道的信息。在独自想了一会之后好像想明白了什么,在大家还在沉默的时候,突然抬起头准备开口说话了。
不好,要是袁乔也开口反对西征伐汉,桓温这面子今天就算交待在这里,而西征大计可就不知要拖延到何时了。袁乔和刘惔可是桓温属下的左膀右臂,是荆襄地区最大的两位地方实力派人物。
去年桓温赴任江陵,都督荆襄,开门两件事就是委好友刘惔为征虏将军,把自己已经去世的好友、前都督江荆司雍梁益六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假节,先康帝国舅庾翼(也是桓温的妻舅)的儿子庾方之从监沔中军事领义成太守的位置上替换下来,然后再委袁乔为建武将军、督江夏、随、义阳三郡军事、领江夏相,这才算是在庾家经营了数十年的荆襄地区站稳脚跟。后来加上心腹爱将曾华统领六万屯民,组建长水军;驻武当的梁州刺史司马勋(他最可怜,空职一个,又没有什么兵马,更得不到桓温的器重,这次连参加军事会议的资格都没有)响应投靠;诸弟众心腹占据要职,桓温的位子变得稳固起来了,这才开始悄悄清除庾家势力。
当年庾翼和他哥哥庾亮为了控制荆襄地区,也是用的这一招。先是委亲信为督江夏、随、义阳三郡军事江夏太守,然后借口北伐从武昌(今湖北鄂县)移驻襄阳,然后将当时的监沔中军事领襄阳太守桓宣(跟桓温没啥关系)改任司州刺史,从襄阳赶了出去,这才算是真正占据了荆襄地盘。
而桓温依例除都督府兵、南蛮校尉府兵及诸州郡兵外,尚有其它两支特殊军队,一为驻守襄阳的监沔中军事领义成太守刘惔的边军,二为治安陆的督江夏、随、义阳三郡军事、建武将军、江夏相袁乔的边军。只要这两人不同意西征,估计桓温调兵遣将要麻烦很多。
由此可见刘惔和袁乔因为他们身上的官职,加上和桓温的私人关系,在整个荆襄官场有着举足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