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本将的乃是屯田兵,平时种田,战时为兵,此事只在凉州才可实行,谁叫凉州的士卒只需稍加训练便可成军呢?”说着董卓眼睛都闭上了,仿佛很享受自己屯田的成果。
“主公英明。”
“呵呵。”董卓也很享受贾诩马屁,他可是很少拍马屁的。“文和,不知天下大乱本将该当如何?”董卓这样赤裸裸的提问,倒把贾诩愣了下。
“文和不知主公何意?”
董卓突然的严厉的说:“难道还要本将再说一遍?”
但是就是这样,贾诩好似老僧坐禅一般,用他那亘古不变的语调说道:“文和有两策献于将军。”
董卓又闭上了眼睛:“说来一听。”
“一,是挟天子而令诸侯。二,占领雍州,守住函谷关,称霸一方。”
“文和以为哪个为好?”
“自然是第一个。”
“本将亦知第一个是最好的,不知文和可有办法。”此刻董卓的眼眸中是兴奋的,兴奋的是,文和果然如历史所说的一样,当真奇才,以后他的日子可就舒服喽。
贾诩看出了董卓对时事发展,说道:“文和听闻当今皇上身体并不是很好,三五年后便会令立新皇,此时便是主公之机也。”
果然不是吃素的,连数年后的事情都能推算出来。董卓略带恭敬的说:“文和大才,不知可有和办法使本将挟天子而令诸侯?”
“此事甚难,但是若朝中重臣有一个是蠢材的话,此事也易。”
董卓有些着急的说:“快点说来。”
“皇帝归天,便是士族,大将军与阉党的决战,若是有人建议从外调军进洛阳勤王,那便是主公想要的后果。”
董卓大悦:“文和妙算,天下无双,此事本将已有主意。”董卓大作恍然之色。又问,“不知文和对此次战张角可有妙计?”
贾诩仍旧淡淡的说道:“文和并不知道战况,不敢妄自揣摩。”看他的样子,仿佛刚刚的逆国大论不是他说的一样。
“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