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提高主炮的瞬间输出能量,而减短输出时效。
通俗点比喻,就是以前一百焦耳的功在五秒钟内输出,而眼下,就是一百焦耳的功在一秒钟内输出。
不要小看了这个变化,这就是平添了五倍的火炮威力!
在太空战中,由于距离过于遥远,很多粒子束在瞄准时没有任何的问题,但是在发射后扫射到对方的时候,已经偏离了目标不少。
光虽然快,但也不是实时的,是有光速这么一说的!
所以,战车在训练中,没有直线飞这么个课题,来回闪避,能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使粒子束射空,虽然这是漫无目的的。
这也是无人战车始终代替不了有人战车的原因,反应速度,决定了射击的精确率。
这两台战车的主炮,之所以做出如此的改动,自然是因为吕明生和梁智禹要求这么做的,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反应速度很快,绝对能一炮命中,而不至于利用扫射来浪费能量。
反应速度,这还是跟体质有关!
他俩的战车到了,新战车也到了不少,其中有些战车,被战车兵参考他俩的改进了,毕竟,能在战场上生存下来,比什么都重要,区区钱财,身外之物,算得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