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民间,也自有其特点。表演中插科打荤,百般热闹。又正合了眼下形势,因此一亮相便大受民众喜爱。其他班子见了,过来说合,也取了本子去,整个范阳。几家班子同时上演这出戏,弄得轰轰烈烈。
“此事我也清楚,便是城中几位富商。不忿你那班子,本地又无可以抗衡者,因此才有了范阳班儿进京一事。前些天报纸上也登了不少这些事情,现在只要是与东征有关的消息,都万人瞩目,这出戏火起来,倒是很得人心啊。”
“呵,说来不过是个草台班子,一群杂七杂八的人弄出来的,好能好到哪去?”祖述一脸的不服气:“任哪都没办法和咱们比。我们商量着。这些天是不是也该弄出新戏了,小九你看----”
卢鸿摇摇头道:“祖兄此言差矣。若说词曲文雅、台风规矩,那班子拍马也追不上你们。可你也不能小瞧了这些民间来地东西。不信你瞧,这戏表现绝对差不了哪去。与其唱对台戏,还不如你们也好好看看人家的东西里边。有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对咱们的戏曲,也有好处。”
看祖述不以为然地表情,卢鸿笑道:“孔夫子还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戏在范阳能大受欢迎。必然有其道理。祖兄乃是词曲大家。难不成还有瞧不起这下里巴人的意思么?”
听卢鸿这么说,祖述用手挠着头。嘿嘿笑着道:“啥事让小九你一说,总是有道理的。也罢,老黑这便回去叫人那班人,一齐准备去看看这《白袍征东记》有什么名堂便是。”
过了几天,那家名叫“燕社”的戏班子在长安首演了《白袍征东记》。因为是几家富商操持的,自然不会在戏院中上演了。好在班子本来在范阳也是跑大台的,在长安这地戏台上也没放得很开。几场下来,虽然在士林中影响不大,但却很受长安百姓的欢迎,一连演了十几天,场面也是非常热闹。
自此以后,自编自演成了大唐各地戏班子一个非常普遍的情况,各地各类戏曲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直到后来,由莺娘等所倡,在长安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