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永存之志,若非得郑家亲赠,这讲经录,便再难获取了。五百套虽然说来不少,但几经分赠,也是存货不多,天下那诸多学子虽然心向往之,怎奈求之无门,也只有徒唤奈何。
只是此时连卢鸿也没想到,只因世人宝重此书,而坊间难求,竟然在不久之后,出现了为数不少的仿制雕版讲经录。郑家及卢鸿本无意秘技自珍,雕版也无太多技术秘密可言,因此坊间便有数家自行仿制雕版印制,以求获利。虽然仿制雕版远不及郑家原版精美,且价值不菲,但居然也是供不应求,卖得很是红火。此举不仅让气学广泛传扬,也使雕版印刷术及线装书流行起来,在长安、洛阳等地,渐渐出现了专门的印书坊,专门以雕版印制各类书籍,很受士子欢迎。
蓝天绿水,碧草红叶。
卢鸿终于结束了荥阳一行,坐在郑家送他回归的马车中,取程返回范阳。
看着车窗外碧水无声,红叶如醉,耳旁却闻得声声雁阵高鸣,回荡在寥阔苍穹之下,另人倍增离愁别恨。
自己本是春暖花开之时,伴着北上的鸿雁鸣声,南下荥阳;如今自己回返范阳,这满天雁阵,却又自北方飞向江南了。
适才在郑府门前,与郑桓及郑家兄弟,洒然作别;郑聿横、郑聿明等族中长老,均来相送。只是郑夫人、卢秀儿及郑柔,临行前夜依依不舍,百般嘱咐,今日却无法出门远送。
此时出城不远,便到了荥口桥边。却见桥头几株垂柳之下,停着几辆马车。车边三位老者,正是三老前来相送。
卢鸿大喜,连忙叫停了马车,下车上前。适才府前离别,三老均未露面,卢鸿还道是因三老碍了辈份,不便出席,却原来是到这里特特相送,不由心下感动。
那大老郑知见了卢鸿,呵呵笑道:“今日小卢鸿要回家了,我们三个老家伙不耐烦在门口和那群小子一起罗嗦,就跑到这里和你告个别。”
卢鸿上来施了礼说:“三位爷爷大老远地跑来给鸿儿送行,不胜感激。这数个月来与三位爷爷朝夕相处,一旦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