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宗保看着汴京西门外新筑的竹亭里先后进入了几批官员。杨宗保今天只带雨佳和玉奴两个侍女,就是为了让他们长点见闻。杨宗保指着他们解释道:“你们看,先头第一批进入的就是注重礼仪的礼部官员,随后进入的是代表皇家威仪的鸿胪寺,这最后一批进入的是总领各国外交的昭文馆的人。”
玉奴有些好奇的问道:“不过迎接使节而已,居然出动了三部人马,而且这三路人马的职司功能都有所重叠啊。”
杨宗保笑道:“真是不简单啊,我大宋朝官场最重的弊端,冗官,冗员,冗兵居然被你这丫头瞧破了,这可是许多仁臣志士耗费一生的心力都无法革新的弊端呢?”
杨雨佳问道:“既然发现了弊端所在,只要政治上变法之时,进行革新就可以了啊,怎么会明知症结何在,依然束手无策呢?”
杨宗保说道:“如今这种冗官冗员的情况却是开国之后,贯穿始终的弊端延续,大宋一朝从郭威的后周,继而柴荣继位,一直到如今,所有的名门望族尽被封赏。而且太祖太宗平定天下之后,不管是献地投降的吴越,还是被亡国的南唐,后蜀,所有的王孙贵族押解汴京之后,统统封了官位。”
杨玉奴问道:“历朝历代,朝代更替,都有名门望族获得封赏,怎么会大宋一朝冗员格外严重呢?”
杨宗保说道:“历朝历代的朝代革新,都是一批新的贵族风生水起,取代旧的贵族,新旧交替,势力革新。只有我们大宋朝,平定天下之后,几乎保留了其余各国原有的所有的上流贵族的尊崇地位。再加上本身的新兴起的贵族,使得大宋立国之后,举国上下,获得封赏之人旷古绝今,而且他们的尊崇大多得以世袭,长此以往,大宋朝的官制,贵族圈已经臃冗不堪。”
杨雨佳问道:“我们大宋朝贤臣大儒不少,难道这些连小小侍女都能发现的弊端,他们却无能为力?”
杨宗保说道:“这又和我们大宋朝历代君主的帝王心术有关了。本朝历代君主,哪怕是雄才大略的太祖,在内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