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回踱步,皱眉思索的他一直对不出下联。杨宗保身旁一个厢房的学子们立刻起哄,一人说道:“耶律公子,众所周知,对对考究的是急才,你莫非要想个一年半载,让我们陪你等候。”
耶律楚材绕是粗豪之人,此时也被说得脸胀得通红。他正欲拱手认输,没想到东厢起先有一个尖细声音的厢房里,一个沉稳的声音说道:“西厢才子们果然好才情,老夫就替东厢接下此对,老夫就对华夏国中,孔孟墨子一圣人”
这对的颇为勉强,孔孟墨既可以指三个圣人,也可以说是三家学派传承。确实切合了三宝山的虚实两层含义。但最难的就是数词上。上联里提到了三座山,就将‘三’这个数词用了,下联里无法再用,因此这是个无法对出的对子,那位老者将孔孟墨合为一个圣人,太过勉强。
杨宗保极为愤怒,怒的不是这老者勉强对出了自己的绝对,他怒的是对方替辽国人解围。众位学子都知道,刚才明面上是东西厢的较量,实际上是宋辽之间的较量。
杨宗保从起先的那个尖细声音,已经判断出卷帘后的主客一定是非富即贵,拥有内侍的王爷之类的权贵。但越是如此,这表明了北宋权贵对辽国的趋炎附势,如果此人代表的是整个北宋高层巴结辽国的态度,那北宋还有什么希望。
那人也只是勉强对出而已,为了防止才子们深究,那厢房的尖细声音再次响起:“我家主子也有一绝对:三光日月星,向诸位贤才请教。”
这三光日月星也是难得的绝对,他的难处就是从杨宗保的那个上联转化来的。三这个数词,下联自然不能再用,但是日月星又必须对三样东西,这就成了个绝对。而所谓的绝对,用西方的说法就是矛盾的驳论。不能用三这个数词,后面却必须是三个事物,这就是矛盾的根源。
杨宗保却是洒然一笑,说道:“学生已经有对了,学生第一对献给大辽使团:四诗风雅颂。”
耶律楚材还没有反应过来,他身边的随从就笑道:“真是可笑,孩子都知道数数,四诗怎么会只有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