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皇城之内,本就没有绝对的秘密,但是今天朝堂之上的争论,民间的小道消息居然已经传得绘声绘色,形神兼备了。当然,这也有可能是文臣儒士们向官家施加民间舆论压力的手段。但是纵观王旦,寇准平素为人,不像是能够计划出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小手段的人物啊。那这民间消息的散播,又是谁主导的呢?
梁固此时站起身来,无奈的摇了摇头,双手一抱拳,说道:“今日与杨公子相谈甚为投机,但如今恐怕也只能告辞了。”
杨宗保理解的站起身,笑着说道:“大人怎么好像比我们杨家人还要惆怅?大人可以先新回府,不日,在下会亲自过府一叙。”
梁固见到杨宗保居然理解到他的难处,也就欣慰的点点头,当先出府。
杨宗保并没有送梁固出去,排风将会直接把他送出府。杨宗保则拿起毛笔,自己随意的研散墨迹,就开始在宣纸上挥毫泼墨。
感到有人进了屋子,杨宗保双眼一亮,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此时进入望月斋的是呼延玉。进入屋子的她首先看到的就是杨宗保挥毫泼墨的背影,看着那潇洒的动作,不由暗自揣测此时的宗保脸上是如何洒脱出尘的神采。想到这里她不禁暗自取笑自己:他才一个半大孩子,又哪有什么狂放不羁的神采呢?
呼延玉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在听到宫内关于杨婕妤封后的传闻之后,首先感到的就是迫在眉睫的危机感。随后,大脑内的第一个念头居然就是来找杨宗保这个孩子。难道这个孩子已经成为自己面对危险时,下意识选择的依靠吗?
呼延玉当然不会承认这个荒诞不经的念头她只是认为,杨宗保从她嫁过来的那天起,就展现了非凡的才智让她从内心建立起了对他的信任。
见到杨宗保在自己进屋之后,就停止了画画。随着画笔落下的,还有耳畔那几丝洒脱的乱发。
夕阳西下,阳光透过窗棂,扫过宗保命运链轮般的耳廓,最后沉凝在肩头的发梢上。
呼延玉走到杨宗保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