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则是除了表达了因杨延嗣的殉国而给予的抚慰之外,也表达了对杨宗保救下小皇子的激赏。
当年的官家还没有被封为太子的时候,还只是个小小韩王,那时候,杨延昭就是他的玩伴。如今,恐怕也是希望宗保与小皇子多多亲近。
从宫廷宣旨太监手里接过一个红樱小冠,杨宗保成为了大宋朝第二个十岁就领太子少保衔的人。
第一个得此殊荣的是当年赵光义极为疼爱的八王子赵元俨,也就是后来俗称的八王爷。只是八王爷至今还很年轻,杨宗保也不知道以后他会否成为民间演义中的那个八贤王。
也正因为他有这个太子少保的爵位,而当今的真宗皇帝当年连太子之位都没坐上,所以后世才会有他可以上谏昏君,下斩谗臣的传说。
按照惯例,年纪少小的王子应该自小离京。可老年人么,总是特别疼爱自己的幺儿的,所以怎么也舍不得放小皇子离京。
最后八皇子长到了二十岁,赵光义才肯放封为周王的他离京。因为他是二十岁,又是排行老八,很小封为少保,所以民间都笑言‘二十八少保离京’。
杨宗保此时所在意的倒不是自己的少保衔,而是太子二字。
虽然小皇子在杨家遇刺被杨宗保所救这件事没有传的天下皆知,但朝廷里的那些高品大员却是知道的。一个刚刚救下小皇子的人,封的是太子少保,岂不已经是变相的立了这孩子为太子?
因为刘修仪出身四川平民,所以朝廷的饱学之士全都看不起她的出身,那么她的孩子要立为太子就有些难度。但如今,救下他的杨宗保封的是太子少保,以后自将追随太子,无形中等于默认了太子的身份。
这些官员如果要反驳,就必须反驳官家对杨宗保的封赏不当。可人家太君刚刚一个七儿子殉国,如今孙子一辈,更是只有杨宗保一人,谁好意思在这当口指责杨宗保的封赏?
这么一个李代桃僵的计策也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看来自己还是把刘修仪看得太弱势了,这么一个能够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