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顺皇帝张国基早年间南征北战,大顺周围的部落、小势力基本被蚕食一光,都纳入了大顺的版图。
不过,大顺周围还有为数不多的附属国存在。比如南诏东南的骊山国。
早在太祖年间,骊山国为了生存,就主动献表,成为了大顺的附属国。当时大顺刚刚建国,统治未稳,又顾忌南方的祢衡国。
既然一口吞之不下,放在中间还可以制衡祢衡国。所以太祖就顺水推舟地接纳了骊山国。
不过到了这一代,骊山国国王乃是一位英明的圣主,在他的统治之下,骊山国国富民强。虽然和六大强国还没发比拟,但在六大强国之下,国力乃是最为雄厚的国家之一。
国力的增强,使得骊山国国王的雄心膨胀,决定在自己任内结束屈辱的附属国关系。
现在大顺的税收锐减,国力比先大有不及,再加上南有祢衡国的制衡,自己的骊山国又有了自保的实力。所以,这次有很大的把握能够成功。
不过,凡事都要有个由头,结束附属地位当然也需要一个由头。在骊山国国王和治下大臣的群策群力之下,一个绝佳的计策终于新鲜出炉了。
然后骊山国使者带着朝贡物品朝大顺皇城出发了,半年之后抵达了皇城。
大顺朝还是很重视附属国朝贡一事的,不但要进行高档次的招待,并且回贡物品也极为丰厚,几乎不亚于朝贡物品。
但是这次的朝贡,和往常不一样,这次骊山国的使者,不但是带来了朝贡物品,还带来了三道难题。
如果大顺朝不能解答这三道难题,那么骊山国便可以此为由头,借机脱离大顺朝的附属国地位。
大顺皇上张国基很骄傲地对骊山国使者说道:“我大顺朝人才济济,在你们认为是不可解的难题,对我大顺朝来说,不过是小事一桩。贵使请放心,三天之后,下一次早朝时,必然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
骊山国使者听了张国基的话之后,不免惊异不定。这三道题目,有两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