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荀彧无言的看着杨风,他已经被打击得想死的心都有,真要照他说的那样,自己全身上下都将变成光溜溜的,哪里都去不了,回家了也只有饿死一途,他可没有做饭的本事,而且一直学的就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但如果真没了经商的人,自己上哪赚钱养家去,难道都喝西北风不成。
旁边一把处于变声期还比较尖锐的声音响起:“这是不是师傅您常说的没有无用的职业,只有没用的人呢?”
众人一起转头看向曹昂,这逐渐成长的小伙子被看得手足无措,站在那里直发愣,杨风赞赏的看了他一眼,说道:“不错,每个人都是有用的,而没有董仲舒通过皇帝所搞出来的阶级划分,国家就象是一辆马车,商人是车厢,专门装载着货物四处游动互通有无,工匠是轮轴,打造出商人需要的物品,农人则是轮子,一切的基础,士人不过是个驾御者的角色,担当着指示方向的责任。
所有阶层都必不可少,少了农人无法生产粮食满足基本的生存,少了工匠就没有工具来进行生产,没有商人所有的东西都无法流动,再度回到以物易物的原始时代,士人则制定规范,管理着这些活动,尽可能让所有事情都在公平的环境进行。
所以子修不要有歧视任何人的想法,也不要有过分重视的人物,作为管理者,需要的是平衡各方面的利益需求,而不是单方面满足一个阶层的需求,比如农人需要种好地吃饱饭,有衣穿有房挡风遮雨,如果再给他们一些其他好处,如学习知识,提供必要农具,自然他们会感激涕零,衷心拥戴于你,工匠相对也差不多,而商人只要他们缴纳足够的税额,就给予他们一定的评价,或者提升地位也很好拉拢。
士人之所以放到最后来说,是因为这个阶层太过特殊,仗着自己拥有一些浅薄的学识当了个官就四处欺压人,还对那些靠自己手艺吃饭的人横加白眼,浑然不管自己其实什么都做不到,离开农工商哪怕饿肚子到死都要保持所谓的名士风范,只能靠卖卖嘴皮子生活,压榨起来就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