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艺术家来说,他实在是感受不到血雨腥风带来的什么豪气,而仅仅是感受到了恐惧与恶心。真实的战场与塞下曲燕歌行描述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因而,赵佶再也不想上战场了。在接下来的战役中,他选择留在了应州城享清福,而不是跟随着卢俊义去大同府前线。
不过,在太史昆的邀请下,赵佶只好硬着头皮再次踏上了疆场。辽国正牌皇帝耶律延禧要代表契丹人投降,投降仪式的地点就设在大同府的南城门之外。而赵佶呢,当然是作为大宋的代表,去接受耶律延禧的叩拜。
从大宋建立的那一天起,辽国的耶律氏就以赵氏的兄长自居,哪怕是经历过檀渊之战,宋人将契丹人打得落花流水之后,这一称呼都没能改变。回想堂堂的亿万汉人的领袖大宋皇帝,居然要尊称区区百万人口的契丹人首领的为兄长,而且一叫就是百余年,这种侮辱足以让赵氏皇室遗臭万年了。赵佶自认为不是个有血性的人,但是每每在典籍中读到汉武帝唐太宗的种种威风后,他就会情不自禁的生出一种羞愧的感觉。他甚至会幻想着,假如有一天刘、李、赵三家皇帝在天堂的某个角落碰了面,赵家的皇帝是不是应该找个墙角躲进去以免遭受耻笑。
但是,这一切都会在今天改变,赵氏的耻辱会彻底的洗刷,而使得家族雪耻的人,则是英明伟大将来必定会青史留名甚至在改变世界TOP10中名列三甲的大宋道君皇帝赵佶。
也就是在太史昆刚刚脱困的那会儿,一道来自数千里之外的军情传递到了他的手中。武松率领五千勇士大破镇州城,将辽国整个皇室一网打尽,辽国正牌皇帝耶律延禧连带着他的一后三妃五个儿子以及耶律大奥野、耶律次奥野两位公主一个都没有漏掉。接到军情之后的昆哥没有丝毫犹豫,而是命令武松立刻押解着辽国皇室到大同城下,与其会合。
太史昆安排的投降仪式非常霸道,他命令耶律延禧不但要献上辽国的御玺、地图、户籍册、国库钥匙等等象征着国家权力、土地、资产、人口的物品,还必须向赵佶行三跪九叩大礼。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