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江南文风雅致,柳永这阙《望海潮》一出,有井水处尽皆传唱。
四个月以来,以方腊为首的明教起义军也正如“怒涛卷霜雪”般席卷着江南大地,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事让帝国枢密院恼羞成怒,它打乱了所有的预定军事部署,帝国不得不把已准备进军辽国的军队调往东南……
宣和三年(1121年)正月,徽宗被迫宣布取消伐辽,枢密院的最高首脑童贯任统帅,他的爱将、西北军事世家“刘家”的将领——殿前副都指挥使刘延庆充宣抚司都统制,担任讨伐军的前敌总指挥。
一队队明教士卒排列整齐,一色白衣红巾,在钱塘江的怒涛声中,他们缓缓向前移动,也如波浪般起伏;前排的明教武士都身着铁甲,手持竹矛,似地上突然长出一座枪的树林,接着是弓箭手,一簇簇尖头斜指向天空,两翼是拿着朴刀的迅捷轻兵,象两支蟹钳伺机而动……
“良臣,你如何看?”刘延庆的前锋大将王渊皱着眉头,盯着对面列阵的明教军队和他们身后的坞堡。“大人,方腊部众悍勇,又士气正盛,若与之短兵相接,恐胜负在五五之数。”韩世忠恭敬地回答着自己的上级。
“五五之数?”王渊笑了笑,“恐敌胜面更大才是。我军乃是先锋,若不在这杭州城外取一立足之地,刘都统制大军到来如何施展?我明此理,敌当然亦明此理,只是料不到方七佛有此见识,居然趁我立足未稳,尽出精锐围攻我部。”
“也不见得贼人有多大见识。”韩世忠轻蔑地说道:“贼人夺占这东南形胜、两浙路首府杭州城后,若北上抢占江宁,控扼长江天险抗击官军渡江,那才教我辈棘手;岂料他却主力南下,先后去攻占婺州、衢州、处州等地,贼人见识可见一斑。以世忠看,贼人败局已定!”
“哦,良臣有此见识,请试道来。”王渊眯起了眼睛,显然是对这个以武艺高强闻名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