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女真语意是釜。④但后来女真贵族也感到其名不雅,又另取汉名。如完颜粘罕的汉名为宗翰,完颜兀术的汉名为宗弼。今人往往沿用古代演义小说的惯例,称完颜兀术为金兀术,这自然是不确切的。其实,完颜兀术的汉姓汉名就可叫王宗弼。
女真人作为一个落后民族,其语言的语汇和表达能力,自然与汉语有相当差距。金朝灭辽破宋,占领华北广大地域后,汉人又成为人口的主体。故在金朝境内,汉语和汉文事实上比女真语和女真文更为流行。唯有留在东北的少量女真人,直到元代,还是“各仍旧俗”,⑤最后发展成为今日的满人。
①《宋史》卷485《夏国传》。②关于西夏文,参见吴天墀《西夏史稿》(增订本)第四章264----282页,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编《中国民族古文字》白滨《西夏文》,《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史金波《西夏文概述》。③《金史》卷2《太祖纪》,卷4《熙宗纪》,卷35《礼志》,卷73《完颜希尹传》。④《金史》卷135《金国语解》,《会编》卷3,陈述《金史拾补五种》。⑤《元史》卷59《地理志》。
迁入中原的大多数女真人却很快汉化。到金朝中期,尽管金世宗大力提倡保持女真旧俗,而他的皇子完颜胡土瓦(汉名允恭)却"颇未熟本朝语"。完颜胡土瓦的儿子金宣宗和金章宗"就学","每日先教汉字,至申时汉字课毕,教女直小字,习国朝语"。①由此可见,女真人的汉化是当时不可逆转的潮流。金朝灭亡后,中原的女真文便很快消亡了。②
四、回鹘文和黑汗(喀喇汗)国文:回鹘语属突厥语系,最初使用古突厥文,为拼音文字。回族自唐朝后期西迁前后,开始依照粟特文字母创制回鹘文。自九世纪中期到十五世纪,回鹘文在中亚、新疆等地广泛使用,即使在西辽统治时期,回鹘文仍是当地的主要文字。据金朝后期出使蒙古的吾古孙(乌古孙)仲端说,西辽亡后,"其国人(契丹人)无几,衣服悉回纥也"。"其书契、约束并回纥字,笔苇其管,言语不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