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天书圣安!”
一句“中原属臣”就说明白了一切问题,这些人的来历、他们为什么不惜跑上上万里也要到大明来。“中原属臣”四字都已经解释清楚了。
也道尽了无数辛酸。
拨汗那?据林靖文所知,大唐在新疆、中亚一代的数十个属国之中,这个方圆不过三四百里的小国是对大唐最忠心的一个,现在看来也是汉化最彻底地一个,唐朝都亡了三百年了,他们却还以大唐臣民自居,如此可见一斑。
林靖文也颇为感慨,“许多年不见,爱卿安好?”
薛忠唐再也忍不住,在大吧之上嚎啕大哭。泣不成声:“劳天书挂念,下臣……下臣……陛下,拨汗那亡国都三百年了,三百年来臣等拨汗那遗民日夜期盼有朝一日中原兵马重新西顾,却不可得,拨汗那国小力弱,无法独力抵抗大食人和吐蕃人的先后袭扰。唐贞元六年,安西没于吐蕃。随后十数年拨汗那亡,至今已有三百一十一年。”
“三百一十一年,我们汉人失去安西都三百一十一年了!”
薛忠唐哭泣道:“开元年间安、史二位逆贼发起叛乱,天下分崩,随后的肃宗皇帝于至德年间抽调安西、北庭精兵入关平叛,安西北庭兵马于中原征战有年,却最终不得回还河西,致使河西空虚。期间大食人多次东顾,却为我河西军民所阻,大食人始终不得寸进。渐渐地大食人也就不再窥视我河西。可大食人去了。吐蕃人却又来了。上元年间吐蕃人开始侵扰安西北庭,上元元年,吐蕃出兵二十万寇掠安西,安西军镇多有失陷,幸亏当时有良将郭昕与李元忠二人分守安西北庭,又得沙陀人与回鹘人相助,使得吐蕃人无功而返。可随后吐蕃人急攻沙陀、回鹘二部。沙陀人率先抵受不住。举族东迁,随后回鹘人也因为内乱而亡。安西遂失外援。贞元三年,吐蕃陷安西,最后的于阗重镇亦于贞元六年失陷,至此安西尽没于吐蕃。之后北庭独力难支,不几年也溃败----由此,大唐失去了河西之地,至今已有三百又一十一年矣!”
这可是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