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而迅速发展起来,成为继安东城之后第二繁荣的地方。
林靖文下令发十万奴隶入安东,其中倒有三万人是发到了大东县。三万奴隶以两个月就死伤超过万人地代价将大东县变成了不输于琉求城的大县,房屋林立,商铺一家挨着一家,各式工场纷纷进驻大东县。
而其中最多的莫过于织场和毛皮加工场了。安东苦寒,棉衣既笨重而且安东人又不爱穿,在这里毛织品倒是大行其道,廉价又量大的羊毛撑起了大东县过百家毛织场,安东各州乃至辽东的羊毛源源不断地进入大东县。然后变成华美而又轻盈的毛衣毛裤进入千家万户乃至返销入辽东和高丽,那些织场只嫌工人不够多生产规模不够大。绝对不会为市场发愁。
安东户口十万,比以前林家全部的四县一州之地加起来还多,这该是多么庞大的市场啊,至少对各工场目前的生产能力来说是很庞大的。
还有商业,美岸地陶瓷、鹿皮和珊瑚,琉求的鱼、蔗糖,夷东地生丝、茶叶和盐,美岸的铁器、饰品、蜂蜜和大米,还有庆州的药材、铁石、木材,有从九州岛低价收购的硝石、泥炭、倭刀。有耽罗的珊瑚珍珠以及鱼产,更加有扶桑东部的“特产”奴隶,这些商品更是因为人口的增长需求的增加而刺激了生产,正好。松江的那二十万流民已经安定下来,是时候开始往琉求、花莲等地输送了,正好可以给这些地方提供扩大生产的劳动力。
要发展。先修路,这个道理林靖文自然不会不明白。重和元年十一月底他就下令从琉求、美岸等地招集十万奴隶充安东,首先修建地就是南起定州北至连山关、以安东城为中枢连通各州县的二车大道,尤其是起自大东县过安东到连山关的官道,被扩建为可同时通行四辆马车的大道,全青石铺就,马车走在上面是又平稳又快速,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
安东十万户四十余万人,林靖文下令划分百姓等级,枢密院由原兵曹改
军政司在各州县建立国民训练营,得男丁近二十万,为平民乃至士民、功民,安东男丁不管是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