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了阿敏连日的进攻。取得的战果甚至要比大虫河之战更大。其复杂的地面工事设计。功不可没。也使得高锦在东江战区军事主管骆养性眼中的地位陡升。
义州城西之战的瑕疵。使得骆养性一直在反思步骑对战的因应之策。临江大营之战。无疑很有参考的价值。东路军与南路军会合以后。王国兴作为辽南地位最高的武将。自然也是东江战役的一线最高指挥官。不过王国兴并没有插手镇江义州防线的构筑。这是东江战区需要考虑的事情。
骆养性对高锦信任有加。就将这件事交给他来负责。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构筑牢固的防线。以应对出现在岫岩城的三万建奴主力。
镇义防线原先的计划就是镇江堡和义州城的城墙与堡垒。也没有想到辽西的建奴主力会这样快出现在东江附近。现在留给他们的时间。显然不够完成镇江堡垒的修筑。甚至义州城的临江堡垒也无法完成。
高锦现在俨然已经是工事设计方面的专家。不过在他心目中。李彦才是真正的大师。他捣鼓出来的这些东西。很多都是在和李彦交流时。由李彦提出来的。譬如壕沟。虽然大家都会挖壕沟。不过却是阻拦敌人越过的障碍而已。谁都没有想过。壕沟也可以成为步兵行动的掩护。
单一的壕沟虽然不能阻挡骑兵。但要是地面上都是壕沟。壕沟的对面还有铁丝网、石块、木刺等障碍。骑兵就会失去快速行动的可能。变成步兵。临江之战。建奴就是在这方面吃了大亏。
为了应对紧迫的军事压力与大战可能。高锦调整了原先的镇义防线设计。义州城临江堡垒要继续造。镇江堡也要修缮。不过重点却是在临江大营。已经镇江城外重新构建复杂的壕沟防御体系。
相比筑城的难度。在地面上开挖深沟就要快捷很多。加上辽南铁器供应的充裕。工兵铲已经成为步骑兵的制式装备。工程营中各种铁锹、铁铲更是数量众多。只要组织到充分的人手。就不用担心缺少工具。
建奴的主力虽然得以全身而退。但是军中的扈从、胁迫的百姓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