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免会有许多荒诞离奇的想象与臆测。什么小王爷是身高八尺,腰围也是八尺。眼如铜铃面似玄坛,有张血盘大口,外加拳头大如沙煲之类的乱七八糟东西也都出来了。听说,最近在民间还有人用小王爷的名字来吓唬不听话小孩的。
这些荒诞得过分的流言,自然其实也没多少人当真,不过就是加油添醋,以助谈资罢了。不过无论如何,杨昭的名声,总是因此而变得如雷贯耳起来了。此时此刻,这两名士兵听得“河南王”三个字,登时身体一震,腰杆不自觉地便弯下。左侧那名比较年长的士兵满脸诌媚地陪笑道:“原、原来是河南王殿下。小的刚才也是职责所在,所以不得不拦阻。还请殿下千万莫要见怪。”言语间就用手肘撞了旁边那比较年轻的士兵两下,低声喝道:“还不快去通报?”
那年轻士兵愣了愣,急忙转身飞奔入内。没过得多久,只见有条高瘦身影小跑着从宅内迎出,未等杨昭和李靖看清楚对方面貌,此人早恭身长揖到底,朗声道:“下官虞世基,见过王爷。”
虞世基?这名字倒好象有点耳熟,不过霎时间又想不起究竟是谁。杨昭回头望望李靖,李靖走近两步,在他耳边低声道:“这位是江东世家子弟,少有令名,曾任陈主的太子中庶子兼散骑常侍。不过归顺朝廷后仕途不怎么顺,只当上了内史省通直郎。”
内史省是隋朝三省之一,与尚书省、门下省并列,负责起草并宣行皇帝制诏,最是天子信重的近臣,所以通常都以宦官担任内史令一职。但省内其余大小官员,却也并不限定必须是太监才可。不过通直郎只是从六品下,芝麻绿豆一样的小官,杨昭自然没工夫去多记这种层次官员的姓名,所以尽管得李靖提醒,还是想不起来此人到底是谁。嘛,反正都无所谓了吧。杨昭耸耸肩,道:“免礼,平身吧。虞世基,你认识本王?”
虞世基毕恭毕敬地抬起头来,他年纪约莫二十三四左右,相貌倒也斯文俊秀,还颇有几分:“是。下官日前在内史省当值时,曾经见过王爷金面。王爷当时在承天街上策马,真可